公民科技(civic tech)在近年逐漸成為公民社會的重要議題,透過每週精選 7 篇文摘,g0v.news提供關於開放政府、公民參與、公民科技社群等最新動態與議題,讓您快速掌握全球civic tech新聞與趨勢!

整理撰文.上官良治
責任編輯.吳廷勻

矽谷巨擘們如何把程式語言教育推進校園

Photo credit by Lupuca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SA

由蘋果、微軟、臉書、Google 等矽谷巨擘,聯手投入超過 6000 萬美元支持的非營利組織 Code.org,5 年來致力推動程式語言教育,如今正試圖打入美國校園,要讓程式語言與資料科學成為美國公立學校的重要課程之一。

全球 7000 種語言有一半正快速消失,該如何搶救?

取自WIKIMEDIA COMMONS

維基媒體在印度的專案經理 Subhashish Panigrahi,7 月 4 日發文指出全球近 7000 種語言,有近半數將在 21 世紀結束前消亡,而隨著這些語言的死亡,由其語言保存下來的知識也將消失。而我們該怎麼利用既有資源,包括現有的開放工具、專案和開放標準,來阻止這些語言、文化知識滅亡?除了已有許多組織致力記錄母語,每個人或許就從拿起手機,錄下你有興趣語言的民間傳說、歌謠、甚至自我介紹來開始,如果你有興趣協助保存自己的在地語言,作者在文中也附上了系統性記錄印度少數語言Karbi的收錄範例。

調查:別輕忽一片垃圾!環境越乾淨,公民參與度越高

Photo credit by Brian Dys Sahagun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NC-ND

美國紐約主動設計中心(Center for Active Design)發布由建築設計媒體Curbed.com 所做的「集體公民參與調查」(the Assembly Civic Engagement Survey),透過蒐集美國 26 個城市共 5000 位居民的問卷結果,發現社區的公共環境、實體空間若讓民眾感到更安全、有美感、乾淨、無障礙,公民參與的行為也會更積極正向。

開放資料愛好者的30種面貌,你是哪一種?

Photo credit by VisualHunt

屬於歐盟 2020 創新計畫,以開放、對使用者友善、公開透明應用科技於公共事務的「ROUTETOPA」(Raising Open and User-friendly, Transparency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s),旨在透過開放資料促進公民參與,也如同簡稱「route to PA」(通往公共行政之路)所隱含的意義。

為了讓開放資料更容易實踐,該計畫打造了一個提供開放資料相關人士共同使用的文件協作與討論平台「SPOD」(Social Platform for Open Data)。此外ROUTETOPA透過社群的參與,歸納出「開放資料愛好者」及「開放資料發布者」的30種特質(User Stories),快來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彼此又能擦出什麼火花?

中國無所不在的監視器,掀起「全民監視」市場

翻攝自《華爾街日報》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境內有越來越多的臉部辨識應用,包括用來抓不遵守交通規則的違法者,以及管理公司門禁,甚至是用來限制廁所的衛生紙使用。隨著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的應用加速成長,所有辨識資料目前由國家政府和百度、騰訊等大企業持有,據稱至 2020 年,中國預計要再安裝 4.5 億支監視器 —— 可見這在中國已是一個極大的市場。

全球開放資料評比,台灣還有哪三項須改進?

Photo credit by Kenji Liao via VisualHunt / CC BY-NC-SA

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International)今年年中公布最新的全球開放資料指標(Global Open Data Index,2016~2017)評比結果,在全球 94 個地區、15 類資料開放程度的排名,台灣名列第一,但在「水資源」、「法規」、「公共支出」三項資料目前仍不夠開放。除各國比較外,同時發布的全球開放政府資料的現況研究,也點出全球政府開放資料的三個困境及可能解決途徑。

追求人類永續發展,「開放資料」是關鍵!

Photo credit by opensourceway via Visual Hunt / CC BY-SA

網路媒體 Geopspacial World 在 6 月 13 日採訪永續發展資料全球聯盟(Global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ata,簡稱 GPSDD)資料生態系發展部門執行長艾格洛瓦(Aditya Agrawal),討論資料的開放與共享,將對聯合國 2030 年的永續發展目標帶來重大影響。


本文章授權條款為以下:
文章發佈 48 小時內,採創用 CC BY-NC-N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文章發佈 48 小時後,採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3.0 台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