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技(civic tech)在近年逐漸成為公民社會的重要議題,透過每週精選 7 篇文摘,g0v.news提供關於開放政府、公民參與、公民科技社群等最新動態與議題,讓您快速掌握全球civic tech新聞與趨勢!

整理撰文.上官良治
責任編輯.吳廷勻

台灣推晶片身分證,能便民又不侵犯隱私?

為兼顧強化卡片防偽功能及網路身分識別目標,內政部規畫現行紙本國民身分證卡體將汰換為塑膠卡,並整合自然人憑證,於 7/14 舉辦「晶片國民身分證研討會」,會中也邀集實施晶片身分證已有數年經驗的愛沙尼亞與德國專家參與討論。

但也因涉及數位人權的法規和配套問題,引發學界和公民團體的疑慮,其中台灣人權促進會先是從隱私權、人格權、資訊自主權等法制面,表示反對意見,研討會後,內政部規畫近日將再舉辦公民審議,讓正反方意見代表向 50 位公民說明並討論,而台權會又針對『公民審議』的想法和議程爭議,拒絕參加「晶片身分證公民審議工作坊」執委會。對此,內政部表示,公民參與部分,不會只有一場50人公民審議的工作坊,並針對最大爭議點「身分證是否開通自然人憑證」,強調國民可自主選擇,兼顧其資訊自主權。

而民眾對於晶片身分證的想法,可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看見正反意見。

紐約市人權委員會,用開放資料揪出惡房東!

Photo credit by Visual Hunt

紐約市人權委員會(NYC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與市府資料分析辦公室(Mayor’s Office for Data Analytic,簡稱 MODA)合作,透過開放資料抓出惡劣房東!

紐約市法律規定,房東不得拒絕使用租屋抵用券的窮人或無家可歸的人,但許多房東還是無視法律,儘管人權委員會不斷派人進行訪查與蒐證,案件依然層出不窮。於是 MODA 與人權委員會合作,透過四種開放資料:紐約市警局七大重罪資料、教育局學校品質報告的學生成績、都發局土地使用分類圖,以及聯邦住房與城市發展部的租屋抵用券兌換分布圖,來進行分析。發現到一個可疑現象:在低犯罪、好學區、有大量公寓出租的地區,卻沒有住進使用租屋抵用券的人。

這個發現讓人權委員會聚焦特定區域去蒐證,也讓 2014 年只有 22 件的投訴案,去年增加到 120 件,此外也正著手調查高達 200 件可能觸法的房東或房仲。

突尼西亞的世界遺產導覽,支援多國語言QR Code

取自 blog.wikimedia.org

北非國家突尼西亞的維基媒體社群,發起「阿拉伯老城區百科」(MedinaPedia)的古蹟文物導覽計畫。這計畫類似文化部的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App,針對被列入世界遺產的突尼西亞阿拉伯老城區裡的古蹟或景點,建置可用手機掃描的二維碼(QR Code),再連結到手機所使用語言的維基百科,讓不同語言的參觀人士都可以深入了解突尼西亞的歷史文物。

像這樣的計畫最早發起於英國的Monmouthpedia,當時就把「QRpedia」這個關鍵系統架起來,這個系統能夠自動偵測手機所使用的系統語言,並在掃描 QR Code 之後,直接連結到該手機所使用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例如你手機使用的語言系統是中文繁體,未來對著突尼西亞的古蹟掃描 QR Code,就可以在中文版維基百科閱讀史料記載。(目前語言系統開發多為英語、歐語系和阿語系)

用數據資料預防犯罪,能讓警方執法更透明?

Photo credit by Thomas Hawk , (CC-BY-NC 2.0)

曾當過 Open Table 工程師和芝加哥警察的哥德斯坦(Brett Goldstein),今年創立了 CivicScape,可以利用數據分析來預測犯罪的發生,並將軟體賣給警察單位。目前美國有 9 個城市採用 CivicScape 的軟體,其中 4 個還是全美前 35 大城。

雖然哥德斯坦在 Github 上開放自己的預測程式碼,要以開放透明的方式,讓犯罪預防科技(Crime Prediction Tech)能力提升,但「犯罪預測」在警界始終存在著分歧。一方面是歷史資料是否真能準確預測犯罪機率;二方面是,若完全靠預測性數據來預防犯罪,所謂的「犯罪熱區」可能會因警力的加強,衍生其他暴力或社會問題。

美國 50 個城市串連發起「網路中立性行動日」

Photo credit by DonkeyHotey , (CC BY 2.0)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上任後,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主席阿吉特.派(Ajit Pai,見上圖)在 4 月提議刪修符合「網路中立性」的相關政策,恐違反不得對特定網站給予特殊待遇的規範。為了維持公平的網路使用權與競爭環境,從紐約、西雅圖、波士頓等一線大城,小至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德州聖安東尼奧、阿肯色州費耶特維爾,共串連 50 座城市與矽谷企業家們,發起「美國網路中立性行動日」並抗議 FCC。各城市也呼籲居民到 FCC 網站上發表評論,表達對破壞網路中立性的抗議。

但也有電信商康卡斯特(Comcast)要求 FCC 廢除網路中立性,認為應該為自動車產業提供一個資料快速通道(data fast lane),因為比起娛樂性的網路用途,自動車駕駛需要更快速、穩定的網路,以避免車輛在行進時因為網路流量不足或不穩定,造成判斷失準而撞到人這樣的道路安全問題。

加拿大將成立數位服務機構,投資兆美元AI

Photo credit by Visual Hunt

加拿大政府正在籌備像美國18F、英國「政府數位服務」(Government Digital Service)這類改善公部門數位服務與科技使用的新單位。加拿大政府數位服務機構設立目的為「採用新型態方式來服務加拿大人民」,像是簡化企業申請流程、透過開放資料加速移民審查、簡化社會福利與報稅申請等。

今年擬定了預算計畫,將於未來五年投資 1670 萬美元於設備技術,以及一筆 9340 萬美元的預算用來發展人工智慧,期待使加拿大成為AI的領先國家。

微軟攜手民間公司,用人工智慧保護濕地

Photo credit by geoff.whalan , (CC BY-NC-ND 2.0)

微軟與乞沙比克保護協會(Chesapeake Conservancy),以及專門以數據和地圖製作地理資訊的公司 Esri,三方正合作以人工智慧技術,提供環保人士蒐集運用濕地或其他瀕危流域的數據。7/12 正式發表的應用軟體「AI for Earth」,正是訓練電腦自動建立乞沙比克流域的土地覆蓋地圖。

今年 5 月在座談會上也強調,美國政府每 5 到 7 年才會發布 30 米解析度的土地覆蓋圖,但這個軟體可以利用衛星圖或其他資料,透過人工智能進行辨識處理,解析度也將提升為 1 米,對於環境變遷的掌握將更快、更精準。


本文章授權條款為以下:
文章發佈 48 小時內,採創用 CC BY-NC-N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文章發佈 48 小時後,採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3.0 台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