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議員不想曝光的行程,有人就去爬資料,找出可疑的金流和特權人士;但這些內容寫成新聞報導後,你看得到嗎?一款開源閱讀器,讓你不再被臉書演算法控制。在中國,用了特斯拉開源專利做出幾乎一樣的電動車準備量產;在非洲,小國率先全球把虹膜辨識用於選舉;在美國,網路中立性面臨存廢危機。

整理撰文|林冠廷、陳廷彥
責任編輯|吳廷勻

議員見了誰?談了什麼?芬蘭「手動」開放資料實錄

Photo Credit by Open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芬蘭最高行政法院在 2016 年宣判,議員的每日訪客紀錄應該公開,但芬蘭國會仍不願將資料公布上網,只提供現場查詢 3 個月的紙本檔案。為了取得一整年的資料,芬蘭開放知識基金會成員四度前去議會、拍下約 2000 張照片,並利用Tesseract、OpenRefine等開源工具轉成電子格式、協助偵錯。

光是將紙本轉成電子格式就需要一個月時間,何況日誌紀錄本身充滿缺漏,只有日期和人名,根本別提會面內容。工作人員還必須蒐集更多資料交叉比對,以找出哪些特定人士與哪些政黨,有密切往來。

由於涉及個人隱私,這份資料沒有對大眾公開,但與媒體合作展開調查報導,從經常進行遊說的私人公司中,調查出有俄國背景的公司資金流入芬蘭境內、核電代表派系享有特權,以及金融業者與議員設法改變監管。最後引起約 50 篇相關報導,證實較有資源的公司或團體確實享有更多影響政策的機會。在一系列的報導之後,芬蘭四個政黨聲稱未來將會公開自身的訪客紀錄,而國會也開始將每日的訪客紀錄公開上網。

Gobo:擺脫不透明演算法,自己的「塗鴉牆」自己掌握

Photo Credit by Sebastian Voortman

當社群媒體已成為日常生活的重心,我們對於資訊的掌控能力是提升了,還是下降了?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研究員認為,當 Facebook 及 Twitter 給予廣告商篩選投放對象的龐大權力,使用者卻只能被不透明的演算法牽著鼻子走。

為此,他們最近開發出一個開源、透明的社群媒體閱讀器「Gobo」,只要將 Facebook 或 Twitter 的帳號連結到 Gobo,讓使用者能自己設定「塗鴉牆」貼文的演算法,根據嚴肅性(seriousness)、羶色腥程度(rudeness)、散播程度(virality)、性別(gender)與品牌(brands)選擇想要收看的內容;甚至只要拉動滑桿,就可以接收到你不常接觸的政治觀點。

全球首例!非洲索馬利蘭將虹膜科技用於選舉

Photo Credit by mystock.photos

未獲國際承認主權的非洲新興國家索馬利蘭(Somaliland)在 11/13 的總統選舉中,全球首度將虹膜辨識科技運用在選舉之中。報導指出,索馬利蘭此舉是希望改善過去幾次選舉重複投票等舞弊情形,以提升民主程度、進而獲得國際認可。這場選舉被國際選舉觀察團認為是公平且成功,但反對黨仍認為選舉不公

然而,隨著像虹膜辨識這樣的生物辨識科技興起,已引發侵害隱私權、事先檢查主義等疑慮,甚是在缺乏透明度測試下,有違法之虞。

網路中立性 bye-bye?上網速度恐被電信公司操控

Photo Credit by Free Press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提案,將廢止 2015 年歐巴馬政府所通過的「網路中立性」規定,若 12/4 確定通過提案,電信公司將有權差別化調整用戶連上不同服務的網路速度,也可以向廠商收費,提高用戶連上這些廠商服務的速度。

而支持網路中立性的團體,在下個月若確認提案通過,將對 FCC 提起訴訟。但無論 FCC 的決定是什麼,法院都會予以尊重,就像 2015 年網路中立法規公布時 FCC 也受到挑戰,當時法院也不干涉。

用了特斯拉的開源專利,中國小鵬是「啟發」還是「複製」?

Photo Credit by 小鵬汽車官網

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2014 年宣布將其公司所有的專利開源,承諾不會控告任何善意使用其專利的人。直到今年 10 月,中國的小鵬汽車推出一款全電動的 SUV 休旅車測試版,就是受特斯拉所啟發。electrek 報導指出,雖然不確定小鵬確切使用了哪幾項特斯拉的專利,但在核心技術「電池組」是非常明顯的接近。而往汽車內部看,從觸控介面到儀表板都與特斯拉極為相似,「啟發」似乎變成了「複製」。

如今,小鵬汽車已募集 3.4 億美元資金,預計投入每年 10 萬輛車的量產。當 electrek 問「這究竟是正面啟發還是負面抄襲?」多數讀者留言認為,這樣的「模仿」對地球是件好事。

世界銀行資助全球開放資料,5 年來成效如何?

截圖自世界銀行報告

世界銀行發表報告,公開其 2012–2017 年投資於「開放資料」領域的成果,其資助對象涵蓋 50 多個國家,金額達 5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5 億元)。其中包括協助資料評估的工具集項目已展開 45 項計畫,也在數十個中低收入國家協助推動政府開放資料,例如布吉納法索用開放資料即時發布總統大選結果,促進政權和平移轉。

世界銀行開放資料專家指出,開放資料要成功,不僅是政治領域的支持,也要盡早培力民眾,讓他們有能力提出需求,以及確立開放資料的優先順序。世界銀行也發現,開放資料不只對民間有益,更有助於政府部門之間的資訊交流。

美國「開放政府資料法」獲眾議院審議通過

Photo Credit by District Dispatch

美國《開放、公共、電子與必要的政府資料法》11/15 通過眾議院審議。此法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 2013 年簽署的行政命令類似,但若僅是行政命令,可能會輕易被不同的政權推翻,像是川普

正式立法後,可以長久約束聯邦政府履行以下責任:除非另有法律,否則與公眾利益有關的資料須一律公開,並採取方便電腦讀取、分析的格式,以及開放民眾重製、轉載。這個法律在參議院表決並經過總統簽署之後,就會正式實施。


本文章授權條款為以下:
文章發佈 48 小時內,採創用 CC BY-NC-N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文章發佈 48 小時後,採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3.0 台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