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天氣觀測紀錄,多半仍保留在紙本紀錄簿中。
整理撰文|林冠廷、陳廷彥
全球暖化時代的眾包:歷史天氣資料數位化

要預測未來的氣候變遷,就必須充分瞭解歷史上的天氣變化。然而1950年代以前的天氣觀測紀錄,多半仍保留在紙本紀錄簿中,不利科學家進行大規模的研究。
正因如此,紐西蘭國家水資源和大氣研究院(NIWA)最近發起了一個群眾外包計畫,要讓網民把19世紀中期至今,上百萬筆紐西蘭周遭的天氣觀測紀錄數位化。他們期待透過群眾的力量,在明年年中至少累計25萬筆輸入資料。
再生能源沒人投資?用群眾募資來解決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指出,要讓全球暖化的程度維持在1.5度之內,每年全球得投入2.4兆美金;然而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地的政府和公司至今都還未投入足夠的資金來對付氣候變遷。
Jumpstart 平台看到了這個資金缺口,要用群眾募資方法來挹注世界各地再生能源的發展。平台上最近的專案,包含羅興亞難民營太陽能燈籠計畫,以及美國蒙大拿州學校的太陽能板計畫。
東歐政府採購,公開資料再升級

今日,在開放資料的浪潮下,政府支出與採購的資料普遍已經公開。然而,每年政府都有非常大量的標案,且關於標案的欄位又相當複雜,這對於想用一般試算表來分析這些資料的記者和研究者,非常頭痛。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針對東歐國家推出了「Elvis」視覺化平台,以對使用者友善的方式呈現各國不同部門與公司的採購情形。除了呈現政府與不同公司的網絡關係圖,標案的細節與金額也都一覽無遺。使用者可以選擇國家、領域、部門等不同指標,系統再生成客製的關係圖。
打針怕痛?用 VR 讓小孩不再哭哭

對許多小孩來說,去醫院打針是難以克服的夢魘。為了讓小孩不再那麼害怕,巴西醫療服務公司 Hermes Pardini 和當地設計工作室合作,,推出「 VR Vaccine 計畫」,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讓小孩在打針時可以看到3D的冒險動畫。這些動畫的內容護理師的動作同步,當小孩沉浸在冒險情節的同時,也避免了「看著針打下去」的痛苦。
目前,Hermes Pardini 的80家診所都已經引入了 VR 頭套,未來也預計用在打針以外其他令病人痛苦的醫療服務。
年輕人不投票?用社群媒體增加投票率

在社群媒體的時代,讓別人知道自己有投票,已經成為投票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指出,如果收到認識的人的訊息提醒,人們真的去投票的機會會多出 10%,比起政治遊說的效果更好。
隨著美國大選在即,Vote.org 與 Outvote 也注意到這樣的趨勢,因此推出了一個無政黨色彩的社交 App,與使用者的地址同步,幫助人們提醒朋友去投票。這款 App 也與人們常用的 Facebook Messenger 結合,讓公民們更容易透過社交,實現自己的投票權。
本文章授權條款為以下:
文章發佈 48 小時內,採創用 CC BY-NC-N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文章發佈 48 小時後,採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3.0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