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最有價值的資料都在私人公司手上,這是政府可以立法要求公司公開之處。」

開放資料拼經濟,全球做得還不夠

Photo credit by dato.gov.es

開放資料除了要讓政府透明,另一個目標也是希望透過資料的公開,讓公司能利用資料開發產品,增加產值。然而在這方面全球的表現並不好:McKinsey 基金會指出,開放資料推動不夠有效,至少讓全球損失了五兆美元的機會成本。

為什麼會這樣?《金融時報》專文解析開放資料創造價值不成功的原因。

報導指出,第一個原因是資料品質不夠高。儘管很多資料都已經公開了,機器可讀的格式只佔其中一半,能大量下載、再利用的更只有四分之一。Web Foundation的研究經理 Carlos Iglesias 表示,許多政府開放資料都不完整、過於老舊、低品質與零碎。

此外,公司本身在開放資料中也有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美國The Climate Corporation集結了數十年的氣候與農作資料並予以公開,幫助農人大幅提升生產力。Open Data Charter的執行長就說,「有時候最有價值的資料都在私人公司手上,這是政府可以立法要求公司公開之處。」

最後,開放資料的法令也可能是推動不利的原因之一。Open Data Institute 的執行長Jeni Tennison 說,英國缺乏強制公部門以有品質的方式公開資料的法令。報導也認為,如果能制定更有效的法令,將更可以發揮英國開放資料的潛在價值。

首創電子公民權,愛沙尼亞「線上居住」身分再升級

Photo credit by e-Residency

2014年愛沙尼亞政府推出「線上居住」(e-Residency)功能,成為全球第一個可以由非公民在網路上辦理電子身分,進而開戶、開公司、經商的國家。迄今已有150國家的國民在愛沙尼亞辦理「線上居住」,約有 50,000人,開設了 5,000 間公司。在聆聽「電子公民」們的需求後,愛沙尼亞政府展開一系列電子公民社群的測試,除了讓不同國家的電子公民相互交流外,也希望可以與愛沙尼亞人民產生更多連結。目前有800多人已經加入測試計畫,而該國政府預計在2019年擴大電子公民社群的功能。

遇到緊急事故怎麼辦?在肯亞,只要按一個鈕

Photo credit by Triggr

Okey Madubuike、David Echieanu與一群肯亞的年輕人,日前推出新的應用程式Triggr,宣稱是「個人安全與緊急協作」的手機軟體。Triggr支援汽車故障、事故、搶劫、洪水、強暴、綁架、暴動、火、瓦斯外洩、跟蹤、疾病與自殺等事故功能,當用戶遇到上述麻煩,只要在軟體中點下相應的按鈕,軟體就會提供鄰近的服務夥伴的聯繫方式,也會通知用戶的家人與朋友有事發生。

每日掃描十萬頁,哈佛要把美國判例電子化

Screenshot

經過五年的討論、每日以十萬頁的數量收錄資料,由哈佛法學院圖書館創新實驗室主導的「判例取得計畫」在10月29日正式啟動。該計畫參照Google圖書等服務,花費數百萬美金掃描圖書館內的檔案並進行文字辨識,主要收集最高法院與上訴判決的判例。目前使用者已經可以在網站上找到近650萬則案例,最早還能追溯到17世紀。

區塊鏈怎麼幫助社會?GovLab 推出研究平台

Photo credit by Blockshange

區塊鏈熱潮隨著幣市漲跌,始終佔據新聞版面。但除了商業炒作之外,區塊鏈對我們的生活有沒有實際效益?紐約大學的 GovLab 決定推出 Blockchange,研究三個不同題目:身分認證、智慧合約與帳目追蹤。其中 GovLab 認為身分是一切基礎,理由是身分認證在社會變遷中扮演突出的角色、支撐其他 blockchange 專案的基礎,並且提供了網路中缺乏的身分控制層面。


本文章授權條款為以下:
文章發佈 48 小時內,採創用 CC BY-NC-N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文章發佈 48 小時後,採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3.0 台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