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使用者可以輸入自己使用什麼方法預防懷孕,但「Femm」也主張「自然」的避孕方式,是認識與管理自己的月經週期,而天主教派正好有反對保險套等人工避孕的傳統。
整理撰文|陳廷彥、林冠廷
反墮胎組織資助的生育健康app,長什麼樣子?

生育健康app「Femm」在網路上已經獲得40萬次下載,但使用者多半不清楚,天主教慈善組織Chiaroscuro基金會資助了「Femm」179萬美金。這個軟體收集使用者的敏感資料,包含經期、性生活與生育目標,並提供健康建議。而雖然使用者可以輸入自己使用什麼方法預防懷孕,但「Femm」也主張「自然」的避孕方式,是認識與管理自己的月經週期,而天主教派正好有反對保險套等人工避孕的傳統。即使如此,Femm的執行長還是表示「Femm從未針對墮胎議題提出意見,也不為這個議題服務」。
上路一年的「最嚴個資法」,執行卻超寬鬆

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剛慶祝一年生日,但除了各大網站都增加了隱私權告示,這個法律實質效果是否顯著?法律事務所Ius Laboris調查了歐盟28國中的25國,發現13國從來沒有GDPR的罰款紀錄,其中包含瑞典、芬蘭、丹麥與英國,就算有罰款,罰單數量與金額也普遍不高。其中GDPR的罰款大戶是德國,共有75筆紀錄,總罰金是449000歐元;法國則開出較多大筆罰單,例如Google公司的五千萬歐元,是目前的最高額罰金,其他則多在數萬或數十萬歐元之譜。雖然已裁罰率檢視法律效力有其局限,但可以看出GDPR與台灣個資法,多少都有點雷聲大雨點小。
不用再傷心!研究者用AI尋找約會網站假帳號

英國人在2018年因為約會網站的假帳號詐騙損失了5000萬英鎊。研究者透過AI進入約會網站Dating ‘N More調查近15000個帳號後,發現這些假帳號有60%是男性,平均年齡為50歲。此外,假帳號喜歡使用圖片與渲染性高的語言,他們也常用「激情」(passionate)、「充滿愛」(loving)這種詞彙。比起一般的假帳號,約會網站上的帳號因為多半不是機器人自動產生,會比較難以辨認。不過AI抓出假帳號的準確率仍然高達93%,並可供有關單位防範之用。
用VR設計難民營?見見這些厲害的科技領域攝影作品
由英國「工程與物理研究理事會」舉辦的2019全國科學攝影獎大獎,得主是巴斯大學的Dima Albadra博士。Dima Albadra利用VR技術讓約旦難民可以親眼目睹難民營設計,並提出建議,達到參與式設計的目的。此外,得獎者還有創新的庇護所建築、運動員健康管理、污染測量等,讀者可以進入《衛報》網站欣賞這些厲害的圖片。
印度大學生用網路新聞專題,喚起大眾對日薪工人的關心
在印度德里的國立伊斯蘭大學(Jamia Millia Islamia University),一群修習「匯流新聞」(Convergent Journalism)課程的學生製作了一個多媒體互動的新聞專題,記錄當地勞工市場(labour chowks)中,許多領日薪移工朝不保夕的生活。這個作品結合九段影像紀錄片、一段工人唸出寫給母親的信的音檔、相片故事等多重的表達媒介,希望藉此喚起大眾對這群城市邊緣人的關心與同情。
本文章授權條款為以下:
文章發佈 48 小時內,採創用 CC BY-NC-N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文章發佈 48 小時後,採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3.0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