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工作待遇和創作版權,YouTuber 硬起來。
整理撰文|陳廷彥、林冠廷 - 編輯 | 耿璐、郭景晏
YouTuber 組工會,要 YouTube 聽聽創作者的聲音

觀看 YouTuber 的影片已經是當代不可或缺的生活娛樂,但實際上 YouTuber 的生存卻相當不易。除了競爭激烈外,YouTube 時常擅自更改平台的收費方式與版權規定,對於 YouTuber 而言更是一大困擾。
近來就有 YouTuber 組成了「YouTuber 工會」、發起「Fairtube」計畫,並加入歐洲最大的工會組織——德國的 IG Metall,希望藉此要求 YouTube 對於各種影響其收入的措施更透明化,且讓 YouTuber 有管道可以在訂定重大決策時發聲。發起人 Jörg Sprave 強調,建立這個工會並不是主張 YouTube 要把他們都納為旗下員工,重點是要讓他們更重視為這個平台貢獻良多的內容創作者的數位工作權益。
嬰兒長太快、新衣買不完?這個平台幫家長省荷包

嬰兒在成長的階段,由於體型迅速變化,家長往往得不斷買新衣服。這不但對家長的荷包負擔很大,也容易造成嬰兒服的過度生產與浪費。新創公司 UpChoose 想到一個妙招:若在他們的平台上購買有機棉的嬰兒服裝,當嬰兒穿不下時,家長可以送回舊衣、同時取得買下一套衣服的優惠;而舊的衣服則可以重新在同個平台上販賣。這種「永續消費」的模式不但減少浪費,而且因為是二手衣重賣,家長也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嬰兒的衣服。
美國救災組織的聊天機器人,開源開放各界使用

2017 年哈維颶風來襲時,美國民間救災組織 Direct Relief 回覆來自各地的 Facebook 求援訊息回到手軟,有時必須等到兩天以上,早已錯過救災黃金時機。因此,他們後來建立了一個臉書聊天機器人,民眾無論是需要救災或當志工,他們都能透過這個機器人即時回覆與統整資訊。去年,這個機器人已經至少處理了超過六千筆需求。最近,Direct Relief 將這個聊天機器人開源共享在網頁上,讓有需要的團體都能自由取用。
新創就能繞過倫理問題?以色列情報公司惹爭議

以色列憑著強大的軍事與情報力量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存活,不過一群前情報人員所組成的「新創公司」,卻因為業務葷素不忌而引起爭議。以色列「資訊時代民主計畫」的 Tehilla Shwartz Altshuler 博士在科技網站 TechCrunch 發表了〈倫理與科技的交叉道路〉(The crossroads between ethics and technology),指出私人情報公司 Black Cube 標榜由以國前情報單位的菁英組成,但缺乏道德規範與倫理準則,將為我們的社會帶來風險。
此公司藉由研發專業情資設備、網路間諜技術,挖掘企業 / 政府重大情報主要服務,或許可以強化科技防護、蒐集不法組織情報打擊國際犯罪,但反之也可以拿來對付挺身反抗強權的人權工作者。
作者表示,這種新創除了道德問題之外,也缺乏透明性。舉例來說,如果政府跟這些公司合作,民眾將難以知道政府的計畫,出了事情也不容易找到究責的對象。
城市過熱!要如何把都市生活設計得更佳宜居?

史上最熱的六月在 2019 年到來!
熱浪襲捲全球,城市承載許多人口,勢必要因應炎熱天氣重新設計。植樹就是一個重要的改變,義大利米蘭計畫栽種 300 萬棵樹,有些甚至要種在陽臺,讓遮蓋的區域變得涼爽。在紐約市,過去十年則為超過 1000 萬平方英尺的屋頂塗上白色反光塗層,幫助整個城市的建物加速冷卻。
科技還可以進一步協助降溫,例如設置太陽能電池和微電網,或者擷取地熱等再生能源,使建築中心空調保持涼爽;在大樓裝設自動窗戶與感應器,讓窗戶在室外的溫度較低時打開通風,炎熱時則自動收起。亦需仰賴「節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透過重新設計城市動線,讓民眾騎腳踏車與步行更加方便,減少開車的廢熱排放問題。
結合科技工具與綠能設計概念,將城市改造為更能應變極端氣候的新世代居所。
本文章授權條款為以下:
文章發佈 48 小時內,採創用 CC BY-NC-N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文章發佈 48 小時後,採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3.0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