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下,各國的疫苗護照還有在用嗎?

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 黃詩惠
照片來自 | Covid-19 vaccine passport application concept (Marco Verch) 

「與病毒共存」已經是全球的共識,即使是在曾信奉「清零」原則的台灣和周遭東亞地區也不例外。在這樣的氛圍下,疫苗護照已經是過時的產物,其他國家是怎麼慢慢的改變政策讓疫苗護照退場呢?

天下合作專欄

數位系統真的帶來方便嗎?分析「疫苗護照」的隱憂

作者 | 林冠廷
實習編輯 | 王嘉禕
照片來自 | Marco Verch (Wuestenigels) 

國際知名數位人權組織Access Now日前發表〈排除的協定:為何 COVID-19 疫苗「護照」對人權造成威脅〉報告,指出疫苗護照所造成的歧視與隱私問題。

世界上多數國家包含台灣在內,早有一套預防傳染病的機制,不見得一定得靠重建全新的數位化方案才能著手執行。不過在COVID-19這場全球疫情中,許多國家都希望能夠快速有效遏止疫情持續蔓延,所以紛紛揚棄現有的公共衛生作法,轉而採用各種數位系統,並認為數位系統能比傳統方法帶來好多防疫的便利及好處。這個心態被該報告稱為「數位解方主義」(techno-solutionism),彷彿使用數位系統來蒐集資料後,疫情的可控性就能夠大幅提升。此心態主宰了各種防疫措施,加上政府希望能夠復甦國家經濟,因此捨棄了公共衛生學的預防機制,反而開始崇尚快速取得資訊及不必要的各式電子紀錄。

天下合作專欄

【數位公民雙週報】劇看完了,情況改善了嗎?開源配備守護消防員安全,讓火神安全下莊

經高溫燃燒後,物品釋放的毒性氣體是消防員安全六大危害之一;迷失在火場中更容易造成殉職遺憾。配戴開源小物 Pyrrha 可偵測毒氣和人員生命跡象,減少憾事發生機率。

整理撰文|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火神不哭!開源專案改進消防員安全

週報

一份排他的協定:新冠疫苗護照為何會侵害人權?

作者|Access Now (原文
翻譯|沈威宏、李明真
編輯|OCF Lab
封面圖片|photo by 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編按:此文章為翻譯文章,原文來自於國際數位人權組織「Access Now」 發布的簡介文章,此文章主要為介紹其發布的完整報告「Protocol for exclusion: why COVID-19 vaccine “passports” threaten human rights」。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的配送越來越多,從巴林乃至丹麥等政府,都在高呼要將世界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常態,而他們打算採取的措施包含開發數位疫苗證明 ──「新冠疫苗護照」── 用以記錄並證明持證人的疫苗接種情形。然而,現有的提案幾乎都會侵害人權,不只是助長歧視與排他性,也對全球數百萬人的隱私與安全造成嚴重的長期威脅。因此,Access Now 發布了研究報告「一份排他的協定:新冠疫苗護照如何侵害人權?」,以提供決策者相關資訊(包括評估提案的政府、支援全球疫苗接種的私部門,以及制定公共衛生政策的專家),並確保人權會列於所有數位疫苗系統的基本原則裡。

專文

主打開放、包容、透明,推特「影響報告」葫蘆裡賣什麼藥?

臉書不學學嗎?推特嘗試「公開治理」整治內部機制,甚至改組董事會成員,期許成為更透明公正的社交/媒體平臺。

作者:林冠廷 | 編輯:OCF Lab

推特(Twitter)--即使你過去與美國網路世界不熟,也必然在川普執政的四年的「推特治國」中聽過這個平臺。近年社群媒體在侵犯隱私、不實資訊、言論審查、騷擾與暴力等多重批評下,不斷嘗試修正內部政策,以贏回大眾信任。在歐美、日本等地皆有大量使用者的推特(Twitter)也跟上這波自省革新的潮流,並於 2021 年 4 月初發表了首份「全球影響報告」(Global Impact Report),希望透過更包容的治理模式與資訊公開,讓推特提供更值得使用者信任的服務。

專文

斷網、降速、打壓媒體自由,東南亞多國人民難獲防疫資訊

林冠廷 / OCF Lab

當 COVID-19 的災難性疫情頻仍,資訊工具運用得宜,能讓各國推行的種種防疫措施更有效率,如臺灣公私協力開發「口罩地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透過 Line 即時公告疫情最新發展,對於安撫疫情初始的民心惶惶,有莫大幫助。然而,一些東南亞國家政府卻不這麼想--其政府以「維和」之名,執行斷網、降低網速、威嚇記者的作為,並沒有因疫情趨緩而終止,使得該國受影響的人民難以取得即時且正確的防疫資訊。

圖片來源:John Nakamura Remy on Flickr
天下合作專欄

Taiwan Can Help!臺製防疫箱無私分享設計,助世界齊抗疫

作者:林冠廷(OCF Lab)

臺灣在這波 COVID-19 肆虐中防疫得當,除了政府與人民迅速的反應之外,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是關鍵,成天照護患者的他們若是倒下,醫療系統恐有癱瘓之虞。為了降低醫療工作者的感染機率,花蓮門諾醫院的賴賢勇醫師開發「防疫箱」,有助於隔絕病患與醫師間的病毒傳播。防疫箱不僅成本低、防護效果高,更難能可貴的是,賴醫師無私分享設計圖,讓各地醫師與醫院可根據需求改良成適合當地情況的設計。臺灣之光透過開源釋出發揚到全球,幫助更多國家防疫。

INSIDE 合作專欄

covid-19 患者急需呼吸器,開源設計可望彌補缺口

文/林冠廷 (OCF Lab)

COVID-19 肆虐全球,在許多重災區,患者急需呼吸器維繫生命,但有限的庫存滿足不了大量重症病患的需求,除了要價不低-一臺專業的呼吸器要價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此外,呼吸器數量不足,難以迅速生產滿足急增的病例數。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各界開發者發揮開放原始碼的精神,自己打造呼吸器,可望成為救命法寶。只是,未經過商業設計的呼吸器,是否安全、有效?

INSIDE 合作專欄

鍵盤防疫!民間用開放資料力抗武漢肺炎

文/林冠廷 (OCF Lab)

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誰也不知盡頭在何處。在這人心惶惶的危難時刻,開放資料及群眾協力成為防疫的最佳利器!除了政府、媒體共同宣導最新資訊以外,也出現了背景不一的網友在虛擬世界集結,編輯各式各樣的防疫資訊,共同對抗武漢肺炎帶來的傷害與恐懼。

圖片來源:Photo by Franki Chamaki on Unsplash
天下合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