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後,川普支持者佔領國會最終釀成悲劇,「社群媒體失能的內容管制」在此事恐怕「功不可沒」。事後社群巨頭做了許多亡羊補牢的措施,真的補得起來嗎?
作者:陳廷彥 | 編輯:OCF Lab|

近年來,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平台助長不實資訊與極右派勢力,已經是眾所週知的現象。COVID-19 肆虐全球期間,社群媒體成為反疫苗論述的溫床;而去年美國大選後,落選總統候選人川普的支持者在網路上散佈選舉作弊的不實資訊,最終釀成佔領國會、反對新總統上任的行動,更是最血淋淋的案例。
研究者發現,不實訊息在 Facebook 上能吸引更多使用者互動,而 Twitter 的演算法也放大了保守勢力的聲音。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批評,Facebook、YouTube 等公司都祭出了新的內容管制措施,希望多少能滅火。不過,這些措施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