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公民雙週報】製造另類現實!俄國言論審查法的十年養成計劃

俄國打造網路城牆的行動早在 2010 年初即開始。網紅實名制、限制匿名連線、設立黑名單……這些審查行為以網路主權為名,限制國民觸及政府不喜歡的資訊內容。

筆者|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2022 年的世界不但疫情綿延、戰火延燒,各國政府箝制言論、監控人民的消息也層出不窮。當我們身處的世界看似前景黯淡,科技可以怎麼改變這樣的現況?科技樂觀主義者把希望寄託於比特幣、開放原始碼與公民科技,但比特幣市場的交易自由不等於政治上的解放;開源運動日益主流化之後,不但面臨監管漏洞的疑慮,也開始不見得為社會與環境正義服務;而小規模的公民科技專案,也無法與科技巨頭提供的服務匹敵——Elon Musk 收購 Twitter 只是再次反映了數位世界的高度權力集中化。也許只有透過強調資料自主、基礎設施公共化的「數位生態社會主義」式的徹底政治改革,公民社會才能真正重新掌握網路,讓人們透過數位科技獲得自由。

週報

大學教授變成獄卒,當科技在教育中變成侵害學生人權的工具

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 黃詩惠
照片來自 | People (PIXNIO) 

對學生來說,疫情帶來最大的影響之一,即是原本的上學、考試全部變成從家裡的電腦上來進行。然而,學校和老師們看不到學生之下,竟衍生了許多程度不一的監控系統來「看見」學生。這樣的狀況不僅發生在美國,今年三月,清大也爆出了強制臉部偵測的考試系統的案例。

天下合作專欄

元宇宙世界來臨, Meta 更無孔不入侵蝕你的個人隱私

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 黃詩惠
照片來自 | Meta (flickr) 

自從臉書在 2021 年更名為 「Meta」後,結合社交網絡和 AR、VR 世界的元宇宙概念引起世界軒然大波。這樣嶄新又蘊藏著巨大商機的計畫由科技巨頭 – 祖克柏提出,華盛頓郵報近期的報導內容劍指,不僅是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Meta 更有興趣的是,跨越隱私界線來盜取更多關於你我的細微個人資料

天下合作專欄

「蘋果審查」,揭露 Apple 與獨裁政體一起壓迫民主、多元性別的真相

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 黃詩惠
照片來自 | imac-apple-mockup-app-38544 (Pexels) 

你也是「果粉」嗎?蘋果在台灣的手機市佔率近乎一半,然而這家從車庫發跡,多年來強調民主、多元認同等自由世界價值的科技公司,卻在自己體系中的 Apple Store 上,與各國政府和獨裁政體妥協,強制移除或審閱民主、多元性別的相關 APP 內容。GreatFire 透過網站和美國組織合作,一起揭露蘋果 APPLE 在數位監控及審查的另一面。

天下合作專欄

擾民、推卸責任!美國人臉辨識公司如何玩弄千萬失業者?

作者 | 林冠廷
實習編輯 | 王彥涵
照片來自 | Visa Rejected (stockvault) 

美國多州政府在辦理失業補助時,將部分業務外包給一家身分辨識公司「ID.me」。但在過去幾個月,推特上出現了大量失業民眾的呼救,因為他們無法通過自動驗證,也等不到人工驗證。ID.me 舉著「預防失業詐欺」的口號在各州取得標案,但當 VICE News詢問 ID.me 執行長「失業詐欺」的金額如何計算時,他卻不願多做回應,只表示這些數字都經過計算。

INSIDE 合作專欄

【數位公民雙週報】娛樂性>實用性!AI 論文摘要 app,技術強大卻笑話百出

「tl;dr papers」可使用 AI 技術,將論文自動摘要到號稱「小學生都看得懂」,雖然現在常摘要錯誤,但未來是否能成為研究者救星,仍指日可待。

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本站記者面臨失業危機?!AI 工具號稱能把科學文獻解釋給小二學生讀懂

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