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變成獄卒,當科技在教育中變成侵害學生人權的工具

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 黃詩惠
照片來自 | People (PIXNIO) 

對學生來說,疫情帶來最大的影響之一,即是原本的上學、考試全部變成從家裡的電腦上來進行。然而,學校和老師們看不到學生之下,竟衍生了許多程度不一的監控系統來「看見」學生。這樣的狀況不僅發生在美國,今年三月,清大也爆出了強制臉部偵測的考試系統的案例。

天下合作專欄

「蘋果審查」,揭露 Apple 與獨裁政體一起壓迫民主、多元性別的真相

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 黃詩惠
照片來自 | imac-apple-mockup-app-38544 (Pexels) 

你也是「果粉」嗎?蘋果在台灣的手機市佔率近乎一半,然而這家從車庫發跡,多年來強調民主、多元認同等自由世界價值的科技公司,卻在自己體系中的 Apple Store 上,與各國政府和獨裁政體妥協,強制移除或審閱民主、多元性別的相關 APP 內容。GreatFire 透過網站和美國組織合作,一起揭露蘋果 APPLE 在數位監控及審查的另一面。

天下合作專欄

跨出地理限制,面對數位壓迫各地人權工作者該如何自保?

作者 | 林冠廷
實習編輯 | 王彥涵
照片來自 | James Stewart (Flickr)

隨著數位時代來臨,人權工作也迎來沒有疆界的數位化威脅。對於時時關注著社會議題、反對暴力與極權的人權工作者而言,每天醒來最重要的事情,多半是將設備連上網路,查閱各地最新資訊、回覆通知訊息。而全球各方極權政府,也把國家力量伸進數位世界,隨著海底電纜將勢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並對 NGO 進行攻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以 創用CC授權的方式發表對於「跨國數位壓迫」(Transnational Digital Repression)的報告,節錄各地跨國數位壓迫的有關理論、案例與數位工具等。

「跨國壓迫」數位化的的四個階段

報告引述學者 Moss 與 Michaelsen 等人的意見,指出「跨國壓迫在海外僑民,還有他們持續存有聯繫的威權母國之間,是長期被忽視的問題。」他們說明,人權倡議者與他們的家人、朋友,長期遭到傳統的間諜監控、暗殺或其他處罰所威脅。

INSIDE 合作專欄

蘋果公司「不同凡想」的加密計畫將在你的私人生活中開啟一扇後門

作者|電子前鋒基金會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原文請點此
翻譯|游濰綾
編輯|OCF Lab

本篇為翻譯文章,原文作者為美國加州的電子前鋒基金會 (EFF),因此文章中所舉案例及法規,多為美國當地準則。

Photo credit by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CC BY 3.0

蘋果公司近期公布了多項即將推出的作業系統更新,其中包含了 iCloud 與 iMessage 上新增的「兒童保護」功能。如果你曾留意過密碼戰爭,你就會知道這代表了什麼:蘋果公司正在計畫於自己的資料儲存與訊息傳送系統上建造一道後門。

兒童剝削是個嚴重的議題,而蘋果並不是第一個為了與之抗爭而犧牲隱私保護的科技公司,但這個選擇的昂貴代價卻是整體使用者的隱私權。蘋果可以鉅細靡遺地解釋他們的專業技術將如何在該後門中保障隱私與安全性,但歸根究底,一道後門再怎麼詳實記錄、細心規劃且嚴格管控,仍舊是一道後門。

專文

還是閉嘴最安全!語音辨識偷你資料的 6 種方法

連開個冰箱都可能落入收集資料的陷阱!來看 AccessNow 整理的六種毛骨悚然語音辨識服務,現代人到底還能怎樣保護自己?

作者:林冠廷 | 編輯:OCF Lab|

Apple 在 6 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中,宣布開放第三方廠商使用和內建Apple 語音助理 Siri 服務。透過這種方式,蘋果公司將搶下更多語音市占率,與 Google 和亞馬遜一戰高下,但隨之而來的隱私疑問,也讓輿論焦點回到科技公司使用語音服務的道德問題。科技人權組織 AccessNow 便在 7 月 1 日以 CC BY 授權發表報告,摘要了六種令人不安的語音辨識服務。

專文

【數位公民雙週報】錄影中,請微笑🙂中國廣設「臉部情緒識別系統」,希望人民充滿正能量

中國的監控情結顯然領先反烏托邦電影幾十年。自 2012 年習近平推動社會「正能量」運動起,數萬支監視鏡頭便架在監獄、學校與養老院中,關照著人民的一舉一動,甚至號稱可預測罪犯、問題學生的危險行為。

整理撰文|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刷臉」促進正能量,微笑的中國人讓你內心發寒

(Photo on Smile for the camera: the dark side of China’s emotion-recognition tech)
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