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賺綠金」近年蔚為企業轉型趨勢,但許多大企業盤根錯節的供應鏈和製造機制,卻讓減碳一起步就走進死路。來看美國的科技減碳平台,如何幫企業分析碳排放量,從改善實務流程,讓減碳成就達成。

整理撰文|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企業減碳好難?新工具讓你沒藉口對抗氣候危機

(Photo by Kouji Tsuru on Unsplash )

聯合國 IPCC 日前發表的氣候變遷報告指出:人類對環境的過度使用,已經將你我推到危機邊緣。

金流科技公司 Stripe 的前員工 Taylor Francis,在任時曾為公司建立了內部減碳專案〈Stripe Climate〉;而後更決定與其他兩位同事離開 Stripe,創立「Watershed」平台,幫助更多企業減碳。這個平台可讓各家企業上傳自己的營運資料與數據,例如硬體與雲端服務成本,依此檢視其供應鏈中的碳排量、碳足跡,提供企業排碳報表,分析減碳成效與協助其改良營運程序,幫助企業達成減碳大業。

言論審查狂「🍎の魔手」此次伸入產品刻字服務!

如果你曾在蘋果官網購買 iPad、Apple Pencil 等產品,一定看過網頁中大肆宣傳的雷射刻字服務,宣稱可以「讓你的裝置更具個人風格」。不過這些個人風格可不能違反中國共產黨的意志。
根據 TNW 引述 Citizen Lab 調查報告指出,蘋果在各地都有禁止客戶使用的雷射刻字「敏感詞」,但比起美、日的 100 多個詞彙,台灣竟高達 397 個,僅次於香港與中國的 542 與 1045 詞;其中許多中國政府不喜歡,但台灣政府根本不在乎的字,也出現在「敏感詞」清單之內,例如:毛主席。而在禁止詞彙最多的中國,「人權」、「新聞自由」等詞,更是絕對不能出現。
若有興趣,可點此閱讀完整報告。

拒黑拒拉丁?同志交友軟體的種族歧視問題

(Photo on Grindr website)

Grindr 是世界最有名的同志交友軟體,被譽為「幫助 LGBT 社群找到彼此、串連弱勢者」的平台,但其爭議從中資介入、HIV 帶原者身分外洩,到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可說是不曾間斷。
社會學教授 Christopher T. Conner 以 CC 授權釋出一篇文章,討論他對 Grindr 種族歧視的觀察。該文指出,有些男同志會在軟體中表示「我不跟黑人約會」,或是說「僅接受白人、亞洲人、拉丁人」。Grindr 在 Black Lives Matter 運動中,拿掉了種族篩選功能,但仍有許多使用者會在個人檔案大方分享他們的種族偏好,甚至搜尋 #grindrwhileblack 標籤,就會出現許多針對種族的侮辱言論。Conner 認為,一些使用者會把這種做法淡化為「個人偏好」,他們或許無意傷害其他人,卻在無形之中加深了 LGBT 社群長久存在的種族問題。

開源套件 eBPF 成立基金會,Google、Facebook 都有參與

根據 ZDNet,原本名為「柏克萊封包過濾器(BPF,Berkeley Packet Filter)」的套件,在 2014 推演成 Linux 核心一部分的「延伸型 BPF(eBPF,extended BPF)」後,為 Linux 帶來了許多令人振奮的功能。
封包過濾器具有軟體追蹤和過濾機制,可在其他軟體安裝或於電腦作業系統運行時,根據特定類型的資料流量進行過濾和動態、靜態偵測,看該軟體是否含有來源不明或惡意監控的程式碼,想伺機入侵電腦。
ZDNet 解釋,封包過濾器以往皆是額外安裝的軟體,並非直接建立在作業系統內;然而 eBPF 卻內建在 Linux 作業系統核心裡,對使用者而言可更有效且完整採集作業系統中運行的軟體資訊,方便做後續複雜的分析。對於 Linux 來說,eBPF 是住在核心沙盒(Sandbox)的小型虛擬機,幫助你在 Linux 核心中有效率地執行軟體,卻又不用調整核心原始碼。
由於 eBPF 的重要突破,科技巨頭微軟、Facebook、Google、Netflix 等公司,共同成立了 eBPF 基金會,幫助 eBPF 能夠蓬勃發展。

TikTok 母公司成為加入開放發明網絡的最新中國公司

(Photo credit by amrothman on Pixabay)

字節跳動(ByteDance)是近幾年中國發展最迅速的網路公司之一,抖音與 TikTok 皆為該公司的重要產品。根據 ZDNet,字節跳動已經加入開放發明網絡(Open Invention Network)--「世界最大的版權不侵略結盟(patent non-aggression consortium)」組織,幫助會員自由使用 Linux、Android、exFAT 等技術,避免受到專利流氓的攻擊騷擾。ZDNet 指出,字節跳動本次加入,旗下的抖音、今日頭條等軟體都會受益。在此之前,其他加入開放發明網絡的中國公司,還有抖音的競爭對手「快手」以及知名硬體公司「浪潮」。


本文章授權條款採 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4.0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