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媒體基金會介入,致使社群制訂反騷擾新規,算干擾社群自治的權威式管理嗎?

理撰文|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維基百科將以新規定打擊社群騷擾行為

美國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旗下營運多個社群專案,如:維基百科、維基語錄等,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的同時,內部也紛擾不斷。The Verge 在報導中指出,其中維基百科社群去年有一名「受尊重但惱人」(respected but abrasive)的編輯,在社群中掀起一陣波瀾。此位編輯(Fram)原是一名貢獻過高達 200,000 條目的積極參與者,卻屢次遭投訴有侵權、不禮貌的行為,甚至有其他 11 名維基編輯聲稱有遭受其騷擾。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受託委員會(Board of Trustees)投票決定,要求基金會做出具體回應。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維基媒體運動中的騷擾,有毒和粗魯行為與我們的共同價值觀相悖,並且不利於我們的願景和使命。」委員會要求維基媒體基金會針對旗下社群設計新的行為準則,違反者要被社群封禁或制裁。然而此一處罰禁令也引起部分社群成員不滿,認為針對 Fram 事件而產生的權威式管控有違社群自治理念。

社交巨頭愈來愈可怕,「數位社會主義」或許是解方

(Photo by camilo jimenez on Unsplash)

除了中國等國,世界各地的雲端資料幾乎遭到 Google、Amazon、Apple、Facebook、微軟等公司壟斷。這些貪婪無比的公司市值超過五兆美金,經過多年市場競爭、剝削與合併,掌握了大量的私人資料,可利用於商業行銷、假訊息傳播等,對我們的隱私、言論、思想自由傷害也愈來愈大。耶魯法學院訪問學者 Michael Kwet 在一篇投書中指出,有些學者專家建議分拆這些公司,或是讓社交媒體可以相互登錄、互動,但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改變蒐集並利用使用者資料的商業模式。
因此 Kwet 轉而提倡「數位社會主義」(digital socialism),一方面透過法律要求這些公司放棄使用者資料,排除社交媒體蒐集個資的利益誘因,遏止商業公司的野心;一方面加強去中心化且開源的社交媒體技術,例如目前相對知名的 Mastodon,或是測試中的 LibreSocial,都是採用不設置中央伺服器和管理員等機制,以加入個別「實體」(instance)的方式運作,藉此打破資料集中壟斷的現狀。

歐洲多國質疑 Apple 與 Google 的病毒追蹤技術沒有「歐洲價值」

(Photo on Coronavirus: First Google/Apple-based contact-tracing app launched)

COVID-19 在歐洲疫情仍然嚴峻,根據 BBC 報導,瑞士與拉脫維雅等國採納 Google 與 Apple 的標準,先後開發追蹤軟體,讓使用者的手機彼此記錄接觸軌跡,當使用者確診時就可以通知接觸過的其他手機。
Apple 與 Google 在聲明中強調尊重使用者隱私,故限制使用者無法存取他人的位置資料,但也代表這種技術標準與部分歐洲國家開發的軟體不相容,如同德、法、義、西、葡等國開發的軟體,會使用藍芽將所有人的資訊傳輸並儲存在中央資料庫中。因此未採用 Google 與 Apple 標準的政府共同發表聲明,表示「數位技術的使用,必須由我們這些民主選舉的政府評估,且判斷其是否可以被我們的公民接受。」在 Google 與 Apple 推出標準的同時,他們也提出批評:「我們認為,通過實施技術標準來挑戰這項權利,代表政府與私人部門之間錯失彼此開放式合作的機會。」

美國國會議員嘗試限制 FBI 檢視民眾上網紀錄

(Photo credit by www_slon_pics on Pixal)

911 攻擊後立法的《愛國者法案》215 條,賦予 FBI 可不經授權就收集美國人的搜尋與上網瀏覽紀錄,因對國民生活各方面影響嚴重而備受爭議;此法條更在 3 月到期後,面臨隱私倡議者與反對者的激烈攻防,他們各自提出不同版本的草案彼此攻訐。然而,根據 Ars Technica 報導,美國參議院已經通過新的修正案,以保護美國國民免遭政府監聽為緣由,禁止 215 條繼續生效,目前已獲得 100 名議員中 59 名的支持,距能通過法案的表決人數僅差 1 票,若這個版本的條文如果眾議院投票不過,將會返回參議院繼續闖關。

無法面對面接觸,語音問答系統還是可以提供農業技術支援

即使疫情嚴峻,農業生產仍要繼續,此時有什麼方式可以遠端協助農民技術支援?在賴比瑞亞,國際非營利組織 Solidaridad 利用類似電話語音服務的交互式語音應答(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建立了方便農民取得農業生產相關資訊的資訊系統。
在這系統中,農民可以即時取得預先錄好的訊息,並回報生產情況,方便他們提供進一步的協助;此外,Solidaridad 的平台也可以協助政府散布防疫的資訊,讓農民也得知社交距離等重要防疫措施。


本文章授權條款採 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4.0

One comment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