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撇步落實開源與開放政府,證明「訓練心態」比「訓練技巧」更重要。
整理撰文|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在伊斯坦堡,公務員開始擁抱開源

商業軟體在公部門營運中的廣泛使用,對居民來說通常都不是好事——不斷更新所需的花費、專有格式、難以保證的安全性等,常常花費大量納稅錢,甚至導致居民往往需要購買額外軟硬體,才能使用政府提供的檔案。
認清了這一點,土耳其伊斯坦堡 Eyüpsultan 區的政府,大膽挑戰將辦公室中的資訊系統,改成開源的 Linux 作業系統 Pardus 與辦公軟體 LibreOffice,作為節省財務與便民的第一步。官員 Hüseyin GÜÇ 撰文指出,轉換系統的同時,需要逐步教育與訓練使用者的心態和培養習慣。從 2015 年起,政府即展開內部溝通和培訓課程,更開始以 LibreOffice 全面處理公務文書,才能無痛接軌開源;同時也客製化 Pardus 的軟體,只留下必要的部份在安裝檔中,精簡使用與安裝步驟,讓使用者可以輕鬆操作,降低排斥感。種種長期計劃的觀念養成,是這個政策邁向成功開源的重要關鍵。
各行各業與 Linux 基金會合作,以開源應對氣候危機

安聯、亞馬遜、微軟、標普等公司宣布加入 Linux Foundation(LF 或 Linux 基金會)所成立的「 LF 氣候金融基金會」(LF Climate Finance Foundation)。根據 Finextra,「LF 氣候金融基金會」旨在串連世界商業公司、非營利組織、政府與學術界,使資產所有者可管理氣候風險,並使其商業技術符合全球環保與氣候指標,兼顧永續與商業獲益。其將託管 OS-Climate 平台,並用 AI 技術進行資料分析,讓不同的參與者共同建置技術與資料庫,並共享氣候變遷的知識。該基金會的成員認為,這麼做的好處是「不需要浪費資源,重新發明輪子」。
如何讓你的開源成果不被邪惡用途所用?

開放原始碼或自由軟體的概念,在於任何人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其他人的貢獻為基底,將良好的成果應用在自己的計畫之中,並可同步改良軟硬體、惠及更多人。不過由於四大自由中「不限目的與身分使用」的原則,有一群開發者雖然想貢獻自己的作品,卻不希望這些作品被用於不人道的目的上,進而思考該怎麼在兼顧自由的定義下,仍能畫出道德的界線。
開發者 Coraline Ada Ehmke 就因此發想出「希波克拉底授權」(Hippocratic License)。如果有軟體採用「希波克拉底授權」,其他人就不能以這個軟體的原始碼衍生出違反人權的用途。不過也有人認為,商業公司就算支持這種理念,也不可能要求他們的用戶這麼做,引起社群正反論辯。
英國公民科技組織推出了大樓住戶的安全資訊網站

2017 年 6 月,倫敦的 24 層住宅大樓 Grenfell Tower 發生祝融慘案,導致 72 人不幸身亡。Grenfell Tower 的住戶經濟狀況不佳,這個事件也顯示英國貧戶居住地區的安全問題遭到忽視。不安全的大樓如果發生意外,影響人數甚鉅;就算沒有立即危險,大樓中可能存在的管線、潮濕、裂縫等問題,也是大量居民需要共同面對的不定時炸彈。FixMyBlock 是英國公民科技組織 mySociety 的新產品,根據該組織介紹,這個不斷更新的工具中,可以查詢大樓住戶面對各種問題所需的法律、申訴機制、過往案件等知識,和住家的安全與維護問題,使租/購屋者可以先行查詢詳細資料,也讓住民有管道可回報居住環境缺陷。
當個有環保意識的 Amazon 消費者,從下載這個瀏覽器外掛開始

疫情期間,歐美消費者悶在家裡不出門,使得 Amazon 的業務大幅成長,執行長 Jeff Bezos 荷包滿滿。不過你有想過,一個產品背後從製造到運輸,會製造多少碳足跡嗎?根據 Fast Company,一群多倫多地區的大學生建立了 Neutral,這是一個 Firefox 與 Chrome 的外掛,可以讓使用者在 Amazon 購物時看到每個產品的碳足跡,並付錢抵銷碳足跡對地球造成的傷害。透過這種方式,目前 Neutral 已經協助抵銷 53 公噸的碳足跡。
本文章授權條款採 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