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ntir 先前被稱為「矽谷獨角獸」,以開發 AI 商品協助美國政府追蹤定位賓拉登聞名。這次再開臺海戰略模擬,智慧擬訂三種反制策略。
整理撰文|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未來就是現在:美國公司展示 AI 如何分析臺海戰情

美國 Palantir 公司為了展現 AI 產品 Gotham 強大的軍事戰略建議功能,拍攝一段模擬中國軍事侵略高雄港的軍事分析影片。根據影片,該公司的產品可以利用衛星空拍照等即時資訊,分析敵國意圖,並且在幾個反制策略中,選出風險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案。根據官網廣告,Gotham 可以從結構化(如日誌、表格等文件)或非結構化(例如電子郵件、影像、圖片等)的資料,透過以人類為中心的資料模型,連結資料庫內個別資料,分析人事時地物關係與產生結果、對策,並即時更新。
除了軍事用途外,Gotham 亦可在天災救援時產出救災派員策略,如 2018 年美國颶風猛襲北卡羅來納與南卡羅來納兩州,此產品亦匯整公開的洪水訊息、氣象資料與社會脆弱係數普查結果,配合國家營運中心與外勤救難隊,規劃六次救援行動。
冰島數位政府成功的秘訣:開放原始碼
冰島人口只有 30 餘萬,如此小的島國,卻是數位化政府的先驅,更有成功的數位政府政策。該國的雲端服務提供商 ConfigCat 員工 Vlad Spatariu 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開放原始碼是促進政府數位化的一大因素。
作為公共機構,各服務的軟體原始碼也可以視為廣義政策的一部分,應該要盡可能公開、透明,因此冰島政府除了將許多技術細節公開到 GitBook,使用的軟體更高達約 90% 為開放原始碼。無論醫療保健、社會福利等,冰島政府部門幾乎將所有服務都搭配開源 APP 和軟體發展線上方案,更因此加強網路規劃,讓冰島成為全世界寬頻使用最廣泛的國家之一,幾乎沒有冰島人民會遇到網路降速問題,影響其日常與公部門服務。他們還打算全面採取雲端服務,目標是 2023 年完成轉移程序。
開放原始碼是 AI 繼續發展的先決條件

人工智慧在你我生活中已成為日常,但過去到現在,AI 面臨各種道德批評。例如資料取用、偏見、歧視,或是能源耗損等。工程師 Yuriy Andamasov 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認為若要發展 AI,開放原始碼是很好的解決方案。他指出幾個 AI 與其它當紅技術對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大眾汽車用 AI 在碳排放測試造假,或是每次比特幣交易使用的大量電力資源等。他認為,開放原始碼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讓軟體更加安全,並且破除技術黑箱在社會製造的不信任感,因此 AI 技術應該更加開放,以取信世人。
臉書+監視器=世紀最驚悚監控裝置

我們對街道、店家遍佈的監視器早已見怪不怪,也不會特別害怕。但如果一間公司有辦法透過人臉監控隨時知道你人在哪,做了什麼事情,你還會這麼想嗎?
根據 The Verge,美國公司 Clearview 透過臉書、Instagram,或是地方雜誌、社群活動收集照片,建立每個人的人臉資料庫,並且賣給執法機關。也就是說,如果平常上傳朋友合照、個人自拍,將隱私權限設為公開,就很容易遭到鎖定、收集。想要反制這種作為,又想隨時跟網友分享生活點滴,除了社交媒體公司應該改進照片上傳流程,你也可以下載 Fawkes 等軟體,這些軟體會在人眼不易發現的情況下調整照片,試圖與 AI 技術對抗。
「第三隻眼」幫助手機成癮者不要撞傷腦袋
你會邊走路邊滑手機嗎?無論在車道或人行道,這都是極為危險的行為。但是如果你堅持走路也要低頭,28 歲南韓設計師 Paeng Min-wook 所做的「第三隻眼」可能很適合你。
這套裝置顧名思義設計成眼睛造型,可以固定在額頭上,內建偵測器與蜂鳴器,並與開源控制器連接,如果你滑手機到一半快撞到東西,就會發出聲響,提醒你注意。但 Paeng Min-wook 也說,這套裝置只是為了幫助手機成癮者注意自身安全,並不是真正的解決方案。
本文章授權條款採 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