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 林韋丞
照片來自 | million_pear (pixabay)
為了改善女性返家的人身安全,以色列新創團隊 SafeUP 開發了同名 APP,其功能是讓女性在外行走感到危險時,可以即時呼叫「守護者」的陪伴。任何女性、酷兒、非二元性別者都可以註冊成為使用者,如果察覺到危險,使用者就能開啟「邊走邊講」的功能,同時也軟體會偵測使用者所在位置,在地圖顯示周遭的守護者,並即時連接守護者進行語音通話,陪伴使用者走到家門。

晚歸返家對於男性來說似乎是個無須多想的事情,然而作為女性,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長榮大學學生鍾筱玲在 2020 年 10 月遭到性侵、殺害的新聞震驚全台。案發當下是夜晚,附近路燈不亮,致使犯人有機可乘。為此,總統與行政院皆向家屬致歉。
即便在治安相對良好的台灣,夜歸女性遭受暴力、人身安全危害的社會事件仍屢見不鮮,這也反應了女性不分日夜,自在、安全走在路上的「夜行權」依然仍然嚴重不足。不只是台灣,時至今日,國際上許多政府即使輿論大力施壓,也未見顯著的改善。處在父權體制下中、,同時政府龜步不前,為了保障女性的人身安全,以色列一個新創團隊「SafeUP」,決定開發app,讓女性自力救濟。
線上的社區守望隊,讓你安心回家
SafeUP的核心功能,就是讓女性在外行走感到危險時,可以即時呼叫「守護者」的陪伴。任何女性、酷兒、非二元性別者都可以註冊成為「使用者」,如果察覺到周遭不對勁,使用者就能開啟SafeUP的「邊走邊講」功能。此時,軟體會偵測使用者所在位置,顯示周遭的守護者地圖,並即時連接守護者進行語音通話,陪伴使用者走到家門。
如果單純語音通話不足以解決使用者的問題,使用者還可以使用「現在救援」功能。這個功能會連上至少兩名附近的守護者,啟動視訊電話。守護者會透過視訊評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如果必要的話,守護者會考慮現場陪伴,也可能聯繫當地警察單位。
SafeUP區分使用者與守護者的設計,與早期社區守望隊的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守護者同樣是居住在同一個社區的居民,但他們要年滿18歲並通過軟體的培訓,才能成為合格的守護者。為了在虛擬服務中建立一個個在地安全社群,SafeUP在各地號召尋找「社群經理」,他們要在社區內獵人頭、尋找志同道合的女性,一起執行守護者的任務,讓更多女生可以安全、安心地在大街小巷中行走。
嚴格審查機制,確保沒有鬧事者混入社群
為了建立讓女性能真正安心的社群網路,SafeUP採取嚴格的會員篩選機制。現階段無論是使用者或守護者,都僅限女性加入。SafeUP在官網中指出,男性也是建立安全世界的關鍵部分,但目前為了確保沒有「冒充者」(imposters)加入社群,男性在團隊探索更多參與社群方式之前,目前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將這個軟體分享給更多女性。
與女性相同,許多 LGBTQ 的社群成員同樣在日常生活中面臨許多威脅。因此,SafeUP允許所有非男性成員加入,無論自我認同是酷兒或是非二元,都會依循相同的審查標準加入社群。在審核的過程中,SafeUP會確認加入者能幫助社群變得更安全,或者可能危害社群。
為了確保加入社群的人都是真正使用者,SafeUP會要求使用者提供社群媒體帳號、通訊錄資訊,如果還是無法確認,團隊則會試圖聯絡使用者,請他們提出更多證明。如果要成為守護者,還要允許軟體隨時都能存取手機的GPS位置。但SafeUP也承諾,絕對不會將資訊揭露給任何人。
透過科技,不要再有下一個鍾筱玲
在路透社的訪問中,SafeUP的CEO與創辦人Neta Schreiber告訴記者,自己的朋友在十年前於一場派對遭到男人的騷擾,是促成他建立SafeUP的契機。「SafeUP是以社群為基礎的女性網絡,讓彼此可以即時幫助彼此,於日常生活中得以感到安全。」
2021年3月,Sarah Everard在倫敦遭到性侵、殺害,事後一名男性警察認罪。世界各地針對女性的暴力頻傳,SafeUP今年成立後,才半個月就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吸引兩萬名使用者,顯示這套軟體需求龐大;團隊同樣積極尋求向外擴張的機會,幫助更多女人。
創辦人Schreiber表示:「我們建立的不只是一個app,而是一場運動,一場女性幫助女性的運動,讓道路對女性更加安全。我們期待在五年後,可以成為最大的改善街道安全運動」。
- CC BY (姓名標示) 4.0。
- 本文章為 OCF Lab 與《獨立評論@天下》雜誌合作的專欄:數位公民,同步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雜誌網站,標題和前言與《獨立評論@天下》刊出版本略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