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 林韋丞
照片來自 | Protest against military coup (Wikimedia Commons) 

緬甸軍政府自二月奪權後,便在國內進行前所未有的網路封鎖與審查行為。除了社群媒體,新聞媒體、維基百科等資訊來源也不意外地遭到封鎖。值得注意的是,緬甸的網路封鎖幾乎全是透過網路服務提供商(ISP)進行,以 IP 封鎖或是 DNS 介面達成。因此,我們應該在和平時期就開始監督各大 ISP。除了避免 ISP 與國家、政府過從甚密,也要反對它們被少數財閥控制。

2021 年 2 月緬甸軍政府發動政變、毀棄選舉結果民眾隨即發起和平抗爭。然抗爭未果,軍方開始血腥鎮壓,濫殺上百名示威者,寫下緬甸當代史最黑暗的一章

與此同時,以「增進世界各地網路審查透明性以確保自由與開放的網際網路」為宗旨的自由軟體計畫「開放網路干擾觀察」(Open Observatory of Network Interference,簡稱OONI),以〈緬甸:伴隨軍事政變的網路封鎖與中斷資料〉為題,分析今年 2 月間的緬甸網路封鎖情況,向國際揭露這空前絕後的網路封鎖(包含社群媒體、新聞媒體、維基百科等資訊來源)。

空前絕後的網路封鎖

緬甸多年來紛擾不斷,過去幾年間時有政府斷網的記錄,讓民眾無法透過網路聯繫親友。但是OONI指出,緬甸軍政府奪權以來短短2個月,已在國內進行前所未有的網路封鎖與審查行為,規模更勝以往。

首當其衝的,就是社交媒體。原先是許多人生活重心的Facebook、Instagram、Twitter以及通訊軟體Messenger、WhatsApp通通遭殃。Facebook、Messenger在政變後3天就遭到封鎖,推特也隨後跟上。連上這些網站的緬甸居民只會看到這樣的訊息:「對不起,這個網址在緬甸不可使用。你已經嘗試存取一個因應緬甸交通與通訊部要求而封鎖的網站。」

此外,新聞媒體、維基百科等資訊來源,也不意外地遭到封鎖。OONI指出,2月18日起開始出現封鎖維基百科的跡象,20日則正式開始封鎖,而且緬文以外的版本也無法使用。此外,還有41個媒體,旗下的174個網址遭到封鎖。

在中國等其它網路審查大國,政府封鎖外國社交媒體或反對派的媒體平台早已不是新聞。許多人民在夾縫發展出了「翻牆」技能,利用VPN與Tor等工具繞過政府的網路封鎖策略。緬甸政府注意到這點,也使用與封鎖社交媒體時相似的技術,封鎖了Tor、ProtonVPN等工具的網站。雖然OONI仍然可以順利使用Tor,但是Tor網站遭到封鎖,表示緬甸居民無法自由前往這些網站,並下載相應的翻牆工具。

最後,還有大規模的全網中斷。根據OONI的報告,緬甸自事件發生以來第一次斷網,就是2月1日的政變當日凌晨。不到一週以後,緬甸更在2月6日發生了近30小時的網路服務中斷;截至2月15日,當地時間每日凌晨1點至早上9點,網路都無法使用,儼然是實施國境內的「網路宵禁」。

我們要如何捍衛可貴自由?

OONI的報告指出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緬甸的網路封鎖,幾乎全是透過網路服務提供商(ISP),以IP封鎖或是DNS介面達成。有些ISP是軍方經營的事業,但也有偏向民間的服務提供商。政變後,軍政府指揮各個ISP封鎖指定網站,即使是同樣的網站,不同的ISP封鎖狀況也略有不同。

因此,對於生活在自由社會的台灣人,我們應該在和平時期就開始監督各大ISP。除了避免ISP與國家、政府過從甚密,也要反對它們被少數財閥控制。如果擁有分散、開放的網路服務提供商,政府、商人要透過ISP控制人民生活的難度自然提高。

在承平的狀況下,ISP亦應嚴守「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不可以讓合作夥伴的服務跑得比競爭者快,或者是建立差別定價,讓使用者必須花費更多成本使用競爭者的服務,變相以商業機制操弄自由的網路生態。

此外,作為東南亞的鄰居,台灣與緬甸同樣面臨獨裁政權威脅,更應攜手扶持。就在軍方濫殺事件發生後,上千名緬甸人於3月28日在台北自由廣場集結,抗議緬甸軍政府的獨裁與反民主暴力。若行有餘力,你也可以加入幫助緬甸民主的行列──參與遊行、上網散播訊息,捐款給翻牆工具的開發者,讓緬甸人早日回到邁向和平與繁榮的軌道。



  • CC BY (姓名標示) 4.0
  • 本文章為 OCF Lab 與《獨立評論@天下》雜誌合作的專欄:數位公民,同步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雜誌網站,標題和前言與《獨立評論@天下》刊出版本略有不同。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1_euiba7nlezhh3xia6jlmyw.gif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