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開發者所貢獻的開源軟體被企業拿去盈利,使多數開發者無法獲得公平報酬。公器私用的現象不只有違開源社群共享互惠的初衷,也讓許多開發者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開源開發者的怒吼沒有人聽見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on Pexels )

軟體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奇妙的一種市場商品:複製軟體的成本幾乎為零,但微軟、 Facebook 、 Google 等企業卻可以透過軟體製造源源不絕的財富。然而,一群熱血工程師利用自己閒暇時間開發的開源軟體,卻遭到這些大企業無償地整碗端走,變成他們付費商品的一部分。現在被大型企業廣泛使用的軟體,例如 Linux 作業系統,或者 Amazon 使用的雲端平台技術,都使用了開源軟體。很多公司也經常重新包裝或修改開源軟體做成自己的商品販售牟利。然而,根據 Insider 引述一份調查的報導,有 46% 的開源開發者表示自己完全沒有拿到任何報酬,即使有54%的人拿到報酬,這些人也只有一半能在每年拿到超過 1000 美金。這些人付出不成比例的勞動,他們每週撥出十小時或更久的時間,勞動成果卻不受珍惜,反而還要收到成千上百封的 email ,要求他們新增功能或是修改錯誤。

在如此血汗的環境中,越來越多開源軟體貢獻者心灰意冷、萌生退意,形成更多被遺棄的開源軟體。根據一位受訪的開源工程師  Daishi Kato 表示,企業拿取開源軟體牟利的做法不僅有違開源社群「共享互惠」的理念,當這些開源軟體被廣泛使用卻缺乏維護時,也形成潛在的資安風險。

牆國 +1 。我們離一個「分裂網」的世界有多遠?

在俄烏戰爭期間,俄羅斯開始效法中國,築起隔絕國民與外部世界資訊的網路長城,挑戰了目前去中心化且全球統一的網路標準

( image by Titima Ongkantong from vecteezy.com)

中國著名的網路長城,把整個國家的 13 億人的數位生活與世界其他地方隔開,建立自己的網路服務、社群媒體與新聞來源,不讓國民出牆。這種狀況在俄烏戰爭期間,也於俄羅斯境內上演。MIT科技評論指出,俄羅斯已經把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視為「極端組織」,服務在境內遭到封鎖,有可能揭示著一個「分裂網」世界的誕生:不同地區的網路不但被隔開,甚至可能使用不相容的技術。這將會終結是當前全球不分政體使用單一網路科技的現況。

然而,世界各地都不樂見網路的全球性受到破壞,因此烏克蘭政府向管理全球網域的非政府組織 ICANN 呼籲吊銷俄羅斯網域「 .ru 」時,該請求遭到 ICANN 的拒絕。報導認為,當前大部分的網路基礎設的運作模式為「去中心化 ( decentralization )」,由中立的國際組織管理,並仰賴其他營運者自願同意遵守標準、達成共識。因此不僅決策速度緩慢,也難以用強制力使人參與或退出。

你同意將開源軟體作為對抗俄羅斯的「武器」嗎?

/開源軟體要求使用者咒罵普丁才能獲得更新、甚至植入惡意程式刪光俄國人的電腦。這挑戰了開源世界「一視同仁、人人平等」的倫理原則。

( image by anonymous-hacker-working from wekimedia commons)

俄烏戰爭期間,俄國持續殘害無辜生命,激起世界各國對俄羅斯的侵略行動的各種反制。一名軟體工程顧問 Gerald Benischke 指出,有開源軟體發表了更新,要使用者程式碼裡面「同意」普丁是白痴(做法是將某個變數設為true),否則軟體將無法使用。更激進的還有node-ipc (一個常用的 JavaScript dependency) 的開發者,他在最新版本的程式碼中植入惡意程式,不只會自動產生有反戰內容的文件檔,甚至會刪除來自俄國 ip 的使用者的所有電腦資料。

雖然這很大快人心,但Benischke 批評這已經不是開源軟體,因為開源不能針對任何人有差別待遇。他認為若容許這種做法,我們可能也會面臨支持吃素,或是支持特定黨派的開源軟體。有政治立場的軟體,還能算開源軟體嗎?留言分享你的意見吧。

虛擬貨幣只是在向資本主義看齊

虛擬貨幣能達成均富改善貧困嗎?由於財產高度集中、以及「唯有努力才能致富」的個人主義,主流虛擬貨幣並不能解決資本主義的問題。但也有讓人期待的另類選擇。

(by Megan_Rexazin on Pixabay)

隨著虛擬貨幣已成為當今最熱門的科技趨勢,許多人開始主張透過虛擬貨幣賺錢,是讓人們擺脫勞動市場、財富自由的反資本主義策略。然而,無政府主義圖書館(The Anarchist Library)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虛擬貨幣仍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的邏輯,甚至強化了既有的不平等。這種要人們自己努力賺錢的做法無法從根本解決貧窮問題,只能讓少數人得利;而調查也發現,10%的比特幣帳戶坐擁超過一半的比特幣,更不用說這些帳戶很多都由同樣的人擁有。不過,作者也強調仍有少數虛擬貨幣系統有反抗既有體系的可能性,例如在阿富汗有 NGO 打算讓使用虛擬貨幣,藉以取代由塔利班政權整握的國家金融系統,並且在國際經濟制裁生效的情況下仍然援助地方發展。以及在北敘利亞的 Rojava 計畫, 試圖使用虛擬貨幣來實現社會主義的經濟體系並且降低建置集中性貨幣系統的成本。這些非主流的虛擬貨幣嘗試仍然具有改變現況的潛力。

背離初衷的以太幣,連發起人都救不了

(by cottonbro on pexels)

設以太幣的創建者 Vitalik Buterin的初衷,是打造一個開源、去中心化,用來實現社會正義的另類貨幣體系。然而時至今日,隨著以太幣變成第二大的虛擬貨幣,它已經成為一個金融炒作、避稅的工具,這讓 Buterin 感到相當失望。他近年來開始更積極表達政治意見,例如鼓勵人們利用以太幣聲援烏克蘭,不過他也發現效果有限——畢竟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即使是發起人也無法壟斷權力,虛擬貨幣發展的方向最終仍取決於參與者的主流意見。



本文章授權條款採 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4.0

如果覺得我們寫得不錯,歡迎點選下圖幫我們按讚,按讚五次 OCF Lab 就會收到虛擬貨幣 LikeCoin 回饋唷!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1_euiba7nlezhh3xia6jlmyw.gif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