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 黃詩惠
照片來自 | Facebook-Logo (Trusted Review)

「臉書檔案」的吹哨者,是臉書前員工 Frances Haugen。 Haugen 在發現公司高層無意讓臉書平台更健康、安全,在失望之餘,因而鋌而走險,下定決心帶著檔案揭發臉書平台助長俄羅斯等集權國家散播假訊息的真相。

屠殺人民、婦女遭到性侵、離鄉背井…,自二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電視、媒體上播送的新聞畫面越來越劇烈。但其實戰爭早在二月之前,在社交平台上,早已悄然無聲的打得厲害。俄羅斯透過有系統地入侵烏克蘭各臉書社群,傳播假訊息來造成人們的分別對立,也讓戰爭一開始即獲得部分親俄派的協助。「臉書吹哨者」Frances Haugen 更指出,這不僅是烏俄之間,中國對臺灣的「資訊戰」,臉書也是是幫凶之一。

臉書吹哨者是誰?

自從去年 9 月,華爾街日報開始發表一系列的「臉書檔案」,裡頭揭露了這個全世界最知名的社交媒體已成為脫韁野馬:除了給予少數使用者不受一般審查機制管理的特權,讓這些使用者濫用特權、散播煽動與騷擾資訊以外,臉書公司明知產品對於青少年心靈有嚴重影響,竟寧願掩蓋事實,也不願將研究成果對外公開。

雖然領導階層希望讓臉書提供正向、健康的內容,而且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在疫情期間也想透過臉書鼓勵大家出門打疫苗,最後卻發現自家平臺已經失控,不但難以帶動正面討論,更是一個不斷激化情緒、製造衝突的修羅場。

在「臉書檔案」的背後,提供一份份公司內部文件的「吹哨者」,是臉書前員工 Frances Haugen。Haugen 冒著與整個社群帝國為敵的風險,帶著成千上百份文件給華爾街日報;他親上火線,告訴美國國會,臉書已經無力管理自家平臺的假訊息。

一篇衛報的訪談中,Haugen 坦承自己正是因為看著摯友深陷於大量陰謀論的假訊息,沈迷超自然與白人國族主義,才引領他到臉書從事民主與對抗假訊息的工作。在臉書工作的幾年讓 Haugen 意識到, 依 Zuckerberg 等公司領導者的態度,繼續留在公司裡面,再努力都無濟於事,才決定帶著檔案出走;即使如此,他也向華爾街日報強調,這麼做不是為了傷害臉書,而是要把平臺修好。

臉書如何為獨裁者的野望貢獻

根據 Politico 引述 Haugen 的報導,臉書就是俄羅斯分化烏克蘭社會的重要工具——透過源源不絕的假帳號,俄羅斯攻擊者可以在上百萬人的臉書社團,24 小時不間斷地發表政府精心策劃的假資訊。

Haugen 任職臉書的期間,他注意到俄羅斯、中國、伊朗都善於利用臉書的社群效應,將有利於自己的想法擴散到最大:「這是俄羅斯影響鄰近國家、甚至是世界各國政治運作時,普遍會使用到的技術。這也被中國、伊朗等我們的競爭對手使用,他們的心態就是:『我們要把西方國家最強大的「開放性」武器化』」。

身處於中國假訊息騷擾的最前線,臺灣人對於「資訊戰」一詞大多不陌生,但 Haugen 指出了更應重視的問題,就是臉書面對資訊戰的態度過於消極。他說:「我很驚訝地發現,許多在臉書上擴大影響的行動,都是在推特上被發現。因為推特將資料公開,臉書卻不肯。」假訊息研究者往往都需要透過推特提供的資料,才能進而找到臉書上相關聯的行動,這也代表,只要臉書多一天不願公開資訊,就愈有利於中、俄的行動者隱匿行蹤。

吹哨者:立法者應介入

Haugen 認為,以目前臉書的失控現狀,我們不可能仰賴公司領導階層,就能把問題處理好。他不只一次提出,要求臉書公開更多研究與內部資料,幫助研究者與倡議者監督這個平臺;他也公開支持愛爾蘭的《線上安全法》與歐盟《數位服務法》,指出政府應該要在業者的自律之上扮演監管角色。

在臺灣,政府原本要推動的《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據自由時報指出因為「社群平臺業者反彈」而暫緩提出。這種過度保護商業利益的政策決定,不但逃避政府監管責任,更是為中國資訊攻擊鋪路。為免重蹈烏克蘭覆轍,政府應該盡快於充分考量人權與實際執行可能性的前提之下,肩負起監管角色,幫助社群媒體不再墮落。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1_euiba7nlezhh3xia6jlmyw.gif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