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廷彥  (OCF Lab)

隨著臉部辨識快速通關開始在各大機場陸續出現,我們可以知道數位科技運用越來越駕輕就熟,然而,不只在海關的進出境管理邁向數位自動化,印尼政府近期才發布一項新策略,表示未來將在外國人的護照和簽證上置入 QR Code,隨時掌握入境人員入住何處? 前往哪裡? 只是這樣的系統,絲毫沒有便利遊客之意,能達到的只是全面監控外籍人士。

圖片來源: Photo by Matthew Henry on Unsplash

其實,印尼對於外國人的防範本就不是新聞。早在獨裁者蘇哈托(Soeharto)的任內,印尼政府就在警政機關下成立了外國人監控小組,但隨著 2011 年移民法的修正,這個小組也被廢除。然而,隨著 2016 年出現大量的非法移民活動、民間反對華人非法移民的輿論高漲,到了2017年1月,印尼警政法律與安全事務署又重新成立了任務小組,要追蹤外國人進入國境後的活動,以避免這些人以仿冒的名義進入國內後,從事恐怖活動、毒品交易等非法活動。

現在外國人入住印尼的飯店、搭乘火車或飛機,就已經必須呈交護照,並時常必須讓負責人員複印存底。在 2018 年,憑藉著這樣的監控網絡,印尼政府已經驅逐或處罰超過 4500 名違法停留的外國人。最近,借助科技的力量,印尼政府對於外國人的監控又將更上一層樓。

印尼移民主管機關最近宣布,他們規劃將在外國人的護照與簽證中貼上 QR 條碼,每到飯店或交通設施,業務人員就會用經過特殊設計的 App 掃描這個條碼,接著這些外國人的行動蹤跡,就可以立刻回傳到政府手中。如此,外國人不只在入境時要經過嚴格審查,連入境之後的一舉一動,也都可能隨時在印尼政府的掌控之中。移民署官員說,此套系統已經在開放建置,他們也已建議政府發布總統法令(Perpres),希望盡快讓這個監控系統得到法律上的正當性。

印尼移民署甚至在一月時就曾聲稱,這個系統不只會針對外國遊客,連居留的外國人也難逃監控。如同影集《黑鏡》所呈現的嚴密監視網絡,儼然已經近在眼前。

類似的監控,當然也不只出現在印尼。尼泊爾在去年通過入境者管理要點,要更嚴密地追蹤外國人在尼泊爾境內的活動;泰國國安單位發展出電腦資料庫,儲存外國人的個人資料,以監控他們在境內的活動,其中遊客、投資人、移工更是重點監視對象。最近,中國也傳出會自動在進入新疆人士的手機當中安裝「蜂采」應用程式,不但下載、監控這些旅客的隱私資料,還會掃描偵測手機內有無對中共政權造成挑戰的檔案。

這些案例在在顯示,在科技日益進步的今日,各國政府不僅使用監控科技監視國內人民,連境外訪客也在所難逃。如何讓科技為各國人民的交流帶來方便,而不是讓其成為政府監控的幫凶,是各國人權團體、科技社群乃至於仰賴數位的社會公民們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方向。


本文章授權條款為以下:
文章發佈 48 小時內,採創用 CC BY-NC-N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文章發佈 48 小時後,採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本文章為 OCF Lab 與《天下》雜誌合作的專欄:駭!公民,同步刊載於《天下》雜誌網站,標題和前言與《天下》刊出版本略有不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