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Data Taiwan 發起專案,用 APP 記錄健康與行動足跡,不靠政府電子圍籬,防疫也能滴水不漏!
文/陳廷彥 (OCF Lab)
防疫與個人隱私的衝突,是近期各國面對 COVID-19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時都必須面對的難題。台灣的「電子圍籬智慧監控系統」透過基地台訊號追蹤隔離者的行蹤,雖然監控程度已經比許多國家輕微,但仍引發侵犯隱私的疑慮。隨著全球疫情逐漸趨緩,高密度的監控是否仍然必要?有什麼可以進一步降低政府監控的防疫方式嗎?

今年一月成立的 MyData Taiwan 最近發起「MyLog14」計畫,秉持著「自己的資料自己管」的精神,希望在保障民眾資料自主權的同時,透過公民自身的力量來防止疫情擴散。這款 App 不蒐集使用者的個人資料,而是希望讓使用者每天記錄自己的體溫、身體狀況、行動足跡,並用自拍記錄自己的生活,方便後續的疫情追蹤。所有的資料都會儲存在使用者端,讓使用者充分掌握自己的健康資料,且可以隨時下載應用。
因應防疫需求,使用者可能會需要將健康資料分享給政府與醫事人員,因此 MyData Taiwan 在 MyLog14 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健康資訊呈現系統 LogBoard,將使用者在 MyLog14 上過去十四天的身體狀況與足跡資訊視覺化,以幫助前線醫事人員回溯可能的感染時間與來源。LogBoard 使用的是一次性的網址,且共享的資料將根據使用者請求或自動在 72 小時後刪除,因此使用者的隱私也能得到完整保障。

目前 MyLog14 已經開發出 Android 版本並在 Google Play 上架,也在四月底獲得 Startup Weekend Taiwan 第三名,此外 LogBoard 也在台美防疫松中獲獎。未來,MyData Taiwan 還希望進一步設計獎勵機制,以居家檢疫的時間 14 天為單位,在 14 天期滿後可以獲得「虛擬珍奶」,兌換合作通路店家的實體優惠,以刺激消費。即使在疫情結束後,團隊也期待 MyLog14 與 LogBoard 可以變成更廣泛的健康紀錄工具,促成既能保護隱私,又能幫助政府、研究機構和地方商家的健康資料生態圈。
參考資料:
本文章授權條款採 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