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紅燈扣分、做義工加分,還會影響社會福利索取!利益導向誘使人民「有文明」真的好嗎?
整理撰文|陳廷彥、林冠廷;編輯|OCF Lab
中國全面監控再升級:從 0 到 1000 分,你有多「文明」?

根據《立場新聞》,過去中國各地政府面對 COVID 疫情時,紛紛推出「健康碼」App,只要居民被電腦判定沒有健康風險,就會提供綠色的健康碼儲存在手機中,做為通行許可證在各地之間移動。
不過蘇州政府變本加厲,除了「健康碼」外,更添加「文明碼」,每位居民一開始會有 1000 分的基礎分數,只要違反交通規定等就會被扣分,當志工、義工等鼓勵善良風俗行為就可以加分,且此分數影響到享有居民福利的優先順序;目前有「文明交通指數」及「文明志願指數」兩個功能。《立場新聞》指出,這項措施遭到批評過度干涉人民私生活;且不遵循法規本就會遭到處罰,再扣分可說是雙重罰則。但蘇州市政府辯稱「文明碼」還在測試階段,所以還沒有市民遭到不公平對待。
軟體團隊要利用開源,有什麼應該注意的法律議題?

即使是商業軟體開發者,應該也曾關注過開源軟體的授權議題。
開源與自由軟體社群在過去幾十年來開發出成千上萬組套件,這些寶貴的成果基本上都歡迎商業使用,不過開發者在釋出軟體的同時,也設下了 GPL、MIT 等授權條款,其內容各有不同,若不慎忽略,可能導致訴訟與法律糾紛。要怎麼做,才能在兼顧商業利益的同時,尊重原本開發者的授權?
Red Hat 開源法律團隊的資深商業律師 Jeffrey Kaufman 在 opensource.com 上撰文,指出幾個商業團隊可以注意的事情。舉例來說,他提到專案經理與工程師都需要受訓,從開發的當下就避免團隊做出不當行為。詳細的秘訣,可以到原文網站中參考。
另外,Linux 基金會旗下的 OpenChain 專案,亦旨在為企業與開源找出軟體應用與授權解決方案,推廣開源合規標準化與客製化流程,並將可能通過國際 ISO 認證。可由此了解詳情。
《富比世》解讀雲端服務新秀經驗:「開放原始碼的未來是買來的,而非建造而成的」

根據《富比世》作者 David Jeans,矽谷目前發展最快的雲端服務之一 Confluent,長期利用開源服務建造軟體霸業,至今已經坐擁美金 45 億元市值。Jeans 指出,Confluent 的老闆 Jay Kreps,認為「開源即服務」的關鍵是,既然各家開發者都寫得出一樣的東西,公司可以直接購買這些開源服務,重點在於這些原始碼如何被採用。目前 Confluent 已經有準備 IPO 的跡象,雖然這間公司的成功歸諸於開源,但這種建議能否對於開源未來的發展有助益?可能還要等待時間證明。
隱私 GG?英國也想推出數位身分證

根據 The Conversation,英國政府原本在 2010 年取消身分證計畫,被視為是公民社會與人權的一大勝利,但保守黨政府過了十年,似乎又開始手癢,想規劃以數位身分證管理人民個人資料。
如同臺灣,新政策激起了正反兩方意見,正方認為愛沙尼亞是很好的例子,證明數位身分證可以提供單一、方便的身分辨識服務,大幅增進生活便利;反方認為這種系統能在愛國成功,是因為該國的系統是從零開始打造,不如英國原本已經複雜的政府資訊系統,可能面臨相容問題。最重要的是,新的數位身份辨識機制會不會導致居民的隱私大幅後退?如果新計畫不能好好處理隱私問題,恐怕又會激起一波抗議。
利用《動物森友會》,保障 LGBT 青少年免於自殺

根據 Mashable,守護 LGBT 族群生命並防止其自殺的非營利組織 Trevor Project 進行一份 40000 人調查,指出 LGBT 青少年有 40% 認真考慮自殺,是同齡者的 4 倍;2/3 的 LGBT 青年受到人身威脅或傷害,而個人的性別代名詞、性別認同受到尊重的人,自殺率是不受尊重的一半。這個報告指出,如果我們可以透過各種管道讓 LGBT 青年感到受尊重,並且教育大眾理解彼此,就可以降低自殺風險。 Trevor Project 因此在極受 LGBT 青年歡迎的《動物森友會》中,推出一系列色彩繽紛的服飾,要用科技的力量幫助並鼓舞弱勢性別族群。
本文章授權條款採 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