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冠廷
編輯 |林韋丞
照片來自 |pornography (Flickr)
隨著網路的普及、擁有行動裝置的門檻下降,世界各地的兒童及青少年接觸成人內容的管道變得相當開放。為保障兒少權益,英、法等國啟動了立法機制,試圖透過驗證色情網站閱覽者年齡,杜絕這樣的情況。然而,這樣的行為同時也引發了論戰,癥結在於,閱覽者年齡要如何驗證才公正、有效?此外,限制青少年觀看色情內容是否合乎倫理?是否侵害個人自由?
英法異口同聲,色情影片就是成人影片
根據《衛報》,早在 2015 年,英國執政的保守黨就已經磨刀霍霍,誓言要強制色情影片服務商在服務中加入年齡確認。雖然這個政策不斷受到推遲,但直到 2019 年中,政府的決心都不受影響,其數位部長 Margot James 在一篇 BBC 的文章中表示:「我們希望英國是全世界上網最安全的地方,新的法令可以幫助我們達成這個目標」。
英吉利海峽另一端的法國,對於「保護孩童」同樣熱衷。根據 Politico,法國總統馬克宏宣示要保障孩子免於色情影片影響後不久,國會就通過新法案,要求色情網站檢查使用者年齡。Politico 指出,這一系列年齡驗證立法的遠因,緣起在全球資訊網成為主流前,1980 年代起即盛行的網路服務系統 Minitel 中,情色服務「Minitel 玫瑰」引起的社會辯論。
無論在英法,這種法案受到最大的質疑,在於政府並沒有能力管制外國違法網站。不過兩個國家的下場大不同:英國在 2019 年 10 月宣布放棄相關立法;法國的新法令,則選擇授權法院封鎖不配合檢查使用者年齡的色情網站--法國政府視聽管理單位 CSA 首次警告網站後,網站必須要在 15 天內做出反應,否則法院將有權在法國境內封鎖該網站的存取。
是侵犯自由的言論控制,還是漏洞百出的鱉腳技術?
說到驗證身分、封網等措施,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網路長城」。中國政府封鎖一切對政權「維穩」不利的網站關鍵字,也將維基百科、Google、Facebook 等網站直接封鎖。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中國網友翻牆出來。即使是最專制的國家都沒辦法成功關住自己的國民,那麽自由民主的法國及英國,又會在計畫這類法案時提出什麼驗證手段、其成效又如何?
根據 Wired,每個色情服務網站可以自己決定驗證機制。以加拿大色情網站集團 MindGeek 為例,他們推出的「AgeID」驗證系統,被 Wired 形容是最具爭議的一個機制。只要 MindGeek 旗下網站偵測到英國 IP,用戶就要驗證電子郵件,並且提出簡訊、信用卡、護照或駕照等憑證,確認年滿 18 歲後才放行。
但是無論是網路長城或是 AgeID,除非網路服務商斷開一切對外的網路連結,都很難百分之百防止 VPN 或其它翻牆技術。有了 VPN,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中連上中繼的跳板,讓色情網站誤以為使用者不是來自英國,因此免去身分驗證的步驟,讓大費周章建立的年齡驗證制度形同虛設。
面對細緻、複雜的性議題,封鎖不是萬靈丹
你在未成年時看過色情媒體嗎?如果你年幼的親戚或學生想要觀看,你會怎麼應對?在臺灣,官股經營的電信公司推出阻擋色情的服務,供家長管理小孩上網使用。不過就跟網路長城一樣,懂得查找方法的小孩,仍然可以找到方法突破。如果裝了這種服務就認為小孩子可以保持「純潔」,因而可以不用處理性教育問題,那可就是自欺欺人。
無論是性產業,或是色情媒體產業,都是社會中被邊緣化與污名化的一群人,他們演出的內容有許多服膺當代父權結構與男性凝視的想像;也有人在色情工作中備受創傷,認為應該禁止色情工作。但這並非性產業的唯一可能。如果社會大眾願意正視這個議題,將其納入主流討論,或許色情片在內容取向、產製過程中的問題也可透過加速檢討而得以解決。
請記得,大多數青少年都看過色情片——主流大眾不願討論情色媒體產業,只會讓兒童與青少年成長於充滿錯誤流言、小道消息的環境;想方設法不讓孩子討論這類議題,無法攔阻他們觀看相關內容的好奇心,更無助於消解他們的困惑與錯誤知識。更好的做法應該是加強校園中的性教育,鼓勵家長與兒少以開明、開放的心態談論性,用面對代替逃避,絕對比封鎖等旁門左道更有助益。
- 本文章授權條款採 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4.0。
- 本文章同步刊載於《INSIDE》雜誌網站,標題和前言與《INSIDE》刊出版本略有不同。
如果覺得我們寫得不錯,歡迎點選下圖幫我們按讚,按讚五次 OCF Lab 就會收到虛擬貨幣 LikeCoin 回饋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