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冠廷
實習編輯 | 李柏均
照片來自 | Microbiz Mag (Flickr)

COVID-19 疫情席捲全球以來,無數之前不曾想過的數位方案紛紛趕鴨子上架,而在封城、減少社交接觸的各項策略當中,學生是最受影響的一群人之一,尤其全球許多地方,學校受到防疫限制,甚至長達數月到超過一年必須使用數位教學方案。如何使用遠距數位方式同時維護學生受教品質?是大家都在加速思考的問題。英國政府與世界銀行贊助的非營利組織 EdTech Hub(教育科技中心),以 CC BY 4.0 授權發表一份為政府使用教育數位科技的需求報告,並列出五項重要指引:

1. 建立滿足不同群體的學習系統,達到教育平等

由於學生只能在家學習,家庭與社區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報告認為,政府要積極將親人、長輩與社區領袖納入遠距學習的一環;技職教育必須因應社會的急遽變化,試圖更有效率地涵蓋學生更多需求,並且讓習得的技能伴隨一生;教育系統要想辦法利用數位科技的優勢,例如透過社群媒體聯繫彼此,舒緩疫情中緊繃的心理狀態(但必須注意網路霸凌問題),確保學生保持身心健康。

報告指出,平等的教育往往代表更多資源需要分派給邊緣、貧窮的群體,否則將會加速這些人的邊緣化。因此,測試方案時,不能從容易成功的富有地區,而是要從最困難的貧窮社區開始。

2. 透過中央政府提供彈性的基礎建設,讓所有人都能多元應用數位科技

報告表示,教育部門的財政負擔在疫情中已經喘不過氣,必須將數位學習提升到中央跨部會的高度,提供彈性的基礎建設給各地師生。

這代表四個重要因素——電力與網路連線的穩定、另類遠距學習方式的選用(除了網路外,需要考慮電視、函授,甚至收音機的選項,確保每個人都能使用)、提供教師技術支援,並建立安全與方便的學習環境。其中,邊緣化群體的數位能力、數位資源可能嚴重不足,政府必須主動協助,或是提供非數位的學習管道。

為了促進終身與廣泛(lifelong and lifewide)的學習,除了擁抱電視、收音機、紙本等「老科技」,報告也鼓勵政府使用彈性的開放原始碼解決方案,例如 Moodle 與 Edmodo 等數位學習平臺。

3. 為多元族群設計學習方案,並留意弱勢者需求

EdTech Hub 在報告中提醒,世界上不存在「單一尺寸」的數位學習方案。政府需要不斷協助課程進行在地化,並且特別關照邊緣與弱勢地區的教育需求。除了保留非數位學習管道,讓無法獲取數位資源的學生可以照常學習以外,政府也要避免投資在單一數位學習的科技或模式上。

不只教育科技,課程內容也要符合各種興趣、經濟狀況與社會位置的需求,特別是弱勢居民。透過將學習資源以 Creative Commons 的開放授權釋出,這些內容將有機會散播到更多地方,幫助不同的人學習。

4. 確保在教學與學習中使用合適的教學法

報告提到,教師在疫情中變得比以往都還重要。但數位學習帶來的是全新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與其他教學現場的人員,必須依照不同學生的需求,適應新的數位與非數位工具。教師對於數位能力的認知,更不應侷限於辦公室軟體這種「數位技能」。

資訊爆炸的年代,說教式的教學可能需轉變為建構式的教學以因應人類發展趨勢。由於教學與評估是一體兩面的存在,政府應該依照其需求,重新思考遠距學習中,如何活用不同技術的優勢,建立新的學生評估系統——例如網路學習平臺中遊戲化的測試,可以讓學生樂在其中,並且達到數位評估準確且一致的好處。

5. 明智並安全地使用數位科技

數位科技帶來許多承諾與可能性,但也可能造成毀滅。報告警告,政府必須將安全擺在所有教育政策的優先,這代表遠距學習的前提,是教育人員細心、充分地打造出的安全系統。

政府應該建立完整的指引,確保有害的內容、健康問題與資料損失等數位科技的風險能降到最低,並要求教育現場嚴格遵守。另外,政府必須以全民隱私作為施政的重要原則,就資安隱私議題與人民建立開放、永續的對話,並特別在教育的脈絡中討論這些問題。

隨著疫苗問世,2021 年有望成為 Coivd-19 疫情轉捩點。但在這之前,世界許多地方仰賴著遠距技術維持學生的學習。在人們有機會走出家門、回到陽光下以前,疫情所帶來的巨變,可能反而是處理教育長期以來不平等的最佳時機。



  • 本文章授權條款採 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4.0
  • 本文章同步刊載於《INSIDE》雜誌網站,標題和前言與《INSIDE》刊出版本略有不同。

如果覺得我們寫得不錯,歡迎點選下圖幫我們按讚,按讚五次 OCF Lab 就會收到虛擬貨幣 LikeCoin 回饋唷!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